現在蕭銘終於明白什麼叫頭疼了。
現在的蠻族已經不是一個純粹的遊牧民族,而是一個半耕半牧的民族,這樣的民族對大渝國來說更加致命。
因為半耕半牧意味著蠻族的後勤會得到更好的保障,讓蠻族更易於擴張。
而王宣下面的一句話更是讓蕭銘頭疼,“這還只是蠻族的人口,蠻族一向習慣劫掠奴隸,現在蠻族的正規軍隊和奴隸軍隊的比例達到了一比五。”
“商人們說每次蠻族西征前面走的都會是大量的奴隸軍隊,等這些奴隸軍隊打完了,敵人也人困馬乏,這個時候蠻族的騎兵才會出擊。”
李三說道:“我們這些日子在草原上打探,發現蠻族的騎兵正在抓捕滄州城以北的百姓,這些百姓以前都是大渝國的百姓,這麼看來,蠻族估計是想用對付西域人的辦法來對付我們。”
頓了一下,李三握了握拳頭,說道:“殿下,到時候大渝國的百姓被逼著走在蠻兵的前面攻城,我們該怎麼辦呀。”
“這蠻族實在無恥至極,毫無人性可言。”王宣怒道。
抓百姓當肉盾這樣的卑鄙戰術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其中尤以蒙清兩族發揮的最為淋淋盡致。
也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偽軍和百姓,一個數量稀少的民族會打下一個人口幾十倍於自己的國家。
而現在這個蠻族的人口和大渝國不過十比一。
“怎麼辦?若是滄州城被攻下,本王會是下一個康王。”蕭銘沉聲說道。
李三和王宣對視一眼,他們似乎懂了蕭銘的想法。
二人又向蕭銘說了一些蠻族的事情,無非是蠻族的作戰的方式。
目前蠻族使用的是一種動物筋做的複合弓,這種弓箭射程很遠,而且蠻族的騎兵還會一種一邊逃走一邊回身射箭的技辦法。
正是這種辦法讓西域人屢屢敗在蠻族的手下。
不過對蠻族這個特點,大渝國的人已經領教了,正因為如此,大渝國軍隊才不會出城在草原上和蠻族作戰。
因為這是純粹在找死。
除了弓箭射程可以達到一百八十多米外,蠻族軍隊最致命的地方是紀律性非常嚴格,而這點遠比弓箭要危險的多。
一隻悍不畏死的軍隊才是真正可怕的。
現在蕭銘已經能夠想象在火炮的射擊下,蠻族的步兵依舊從屍體堆往上爬的情形。
“除了抓百姓之外,草原上的商人說蠻族軍隊近期訓練的十分頻繁,而且對往返草原的大渝國人蠻族十分的警惕,不少商人被蠻族抓了。”李三最後說道。
蕭銘點了點頭,蠻族諸多異動顯然不正常,看來進攻大渝國只是時間問題。
他說道:“繼續盯著蠻族的動態,尤其是蠻族軍隊的動態,及時向我彙報。”
李三和王宣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這時蕭銘起身向器械司去了,幸虧自己讓器械司全力生産火炮,不然只是這種五百米遠的回回炮投石車他都無法抵擋。
三百磅重的石頭砸在城牆上可比火炮的轟擊也不弱多少。
畢竟火炮射的也是實心彈,開花彈這種玩意他現在可沒本事生産出來。
想到此,他加快了腳步,一種深深的危機感籠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