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個,龐玉坤來了興趣,對讀書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書籍,如今大渝國的書籍基本上都是抄錄傳播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書籍的價格很貴,很多寒門子弟根本看不起書,他說道:“殿下看來又要給我一個驚喜了。”
蕭銘對龐玉坤招了招手,說道:“來,本王帶你去。”
說著蕭銘帶著龐玉坤去了器械司,如今的器械司在蕭銘的定位中已經不是一個生産部門,而是一個研發部門。
蕭銘的新工藝都會在這裡誕生,因為這裡有著青州最優秀的技術人才。
器械司中,陳琦正帶著匠人在生産一個個金屬方塊,這些金屬方塊上刻印的都是標準的漢字,這就是活字印刷中的字模。
現在蕭銘正是籌備建立一個新的工坊,這就是印刷工坊,而印刷工坊採用便是鉛字印刷術。
這是一種類似活字印刷術的印刷技術,只是比起活字印刷術要先進一些,這些字模不是泥制的,而是金屬製造的。
如此一來,便可以延長字模的使用壽命,而不必用一次,扔掉一批。
這種方法正是來自現代十五世紀的鉛活字印刷術,也是蕭銘衡量之下,最容易實現的印刷術。
如果沒有意外,這種印刷術可以讓一臺印刷機每天印刷三百張紙,這對蕭銘來說已經足夠多了。
畢竟只要有足夠的工人,足夠的字模他就可以大規模生産。
看見活字的時候,龐玉坤的嘴張的足以吞下一個雞蛋,大渝國目前使用的還是雕版印刷術,這種落後的印刷方法效率緩慢,而且十分死板,沒法變通。
而現在他看見的則是另一番景象,陳琦手邊的字模大小不一,可以根據要求大小排版,十分靈活。
“這……這簡直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事呀!”如果龐玉坤對蕭銘以前賺錢的商品鄙夷,現在他是從內心敬佩蕭銘,從一個讀書人的角度。
蕭銘對龐玉坤的反應並不感到奇怪,這次的鉛字印刷術利用了鉛這種金屬鑄模,而且蕭銘按照現代的標準設定了字型的大小,什麼小四,小五的都有。
也正是因為如此,陳琦製造的字模也是大小不一。
“龐長史,以後青州不會缺少書籍了,當然還有一樣,紙張。”蕭銘說道。
印刷同樣需要合格的紙張,蕭銘這次建立印刷業,當然也沒有忽略造紙坊的建設,自古以來造紙術基本上大同小異,區別是器械和人工。
動力機械蕭銘只能用水利和牛力,所以器械司還在生産他交代的牛力磨漿機,提高打漿的效率,因為造紙的步驟基本上是脫膠,打漿,抄造,幹燥,縮短其中一項,便可提高生産率。
其中脫膠是利用蒸煮,浸泡的方式讓材料在堿液中纖維化,打漿則是把這些纖維打成漿糊,抄造是用篩網撈起紙漿,這就是濕紙了,剩下幹燥即可。
對蕭銘來說,目前還用不了多少紙張,所以一個純粹人力,畜力的造紙坊生産出來的紙張已經足夠青州使用,畢竟這還是一個文盲滿大街的時代。
什麼義務教育之類的他目前想也不敢想,沒錢,沒教書先生。
現在他只能集中力量培養一批人才,以後再慢慢來吧。
總體來說,這次他最重要的事情,是把鉛字印刷技術帶來了,這種技術在現代也一直沿用,直到鐳射印刷出現才淘汰,對大渝國,絕對是一場印刷術上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