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長史此話有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本王過去懵懂無知,有得罪之處,還請多多包涵,今日讓龐長史冒著大雪過來,其實還是為了農耕之事。”蕭銘斜倚在椅子上,火爐的溫暖讓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慵懶。
龐玉坤說道:“自從殿下下了開墾屯田的命令,各州百姓無不歡呼雀躍,只是短短一個月,各州官府報上來的田畝數已經達到三十萬餘畝,業已登記造冊,記在開墾土地者名下。”
“三十畝萬?”
蕭銘衡量了一下,根據青州的戶籍統計上看,他的封地六個州一共一百萬戶,按照一家三口的最低人數計算,是三百萬人口,如果按照五口人,則是五百萬人,而他相信五百萬這個數字是精確一點的,因為這個時代死亡率很高,百姓之家一般都會有三四個孩子。
五百萬人口在大渝國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因為大一統的原因,大渝國的人口在安穩的環境中得到了很大的增長。
在蕭銘看來,幾乎和宋代能夠持平。
似乎感覺出蕭銘對這個數字不是很滿意,龐玉坤補充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些富裕之家有牛,耕的就多一些,而窮苦之家缺乏工具,這自然就慢一些。”
蕭銘點了點頭,“這次找你來正是為了此事,本王打算在各州縣村設立生産隊。”
“生産隊?”龐玉坤漏出疑惑的神色,這個名詞他從來沒有聽說過,而剛才蕭銘那句勿以往之不諫,覺今是而昨非也讓他有些驚訝。
因為以前的蕭銘是說不出這麼文雅的話的。
蕭銘對龐玉坤招了招手,“這個恐怕要說很久,龐長史還是坐過來慢慢說吧。”
這個時候綠蘿提著裙衫從雪地裡跑了過來,一路小跑進了蕭銘的寢殿,搬出一個椅子放在了火爐邊。
對著蕭銘一笑,綠蘿揉了揉自己紅撲撲的小臉,又跑去和紫菀打鬧去了。
龐玉坤覺得自己的腳都要凍麻了,蕭銘這句“很久”讓他再也撐不住了,再這樣下去恐怕要被凍僵了。
他只得不自然地走到蕭銘面前的煤球爐前坐下。
似乎是為了掩飾尷尬,龐玉坤說道:“這便是殿下發明的煤球爐吧,這冬天擺在屋內的確是取暖的好東西,我聽說入冬以來,秦家的煤球爐生意倒是火熱的很。”
“那是自然,這煤球爐方便實用,尤其是寒冬之中更如雪中送炭,不過秦家賺了,就等於我們器械司賺了,現在每日器械司都有數百兩銀子的進賬。”蕭銘神色興奮,這場大雪倒是真的幫了他的忙。
龐玉坤微微驚訝,如今這耗錢大戶器械司卻成了賺錢的大戶,只是他更想不到的是真正賺錢的是煤球生意,蕭銘還從王家拿三成的利潤。
“既然如此,還望殿下能夠善用這筆銀兩,不要再拿去行那風花雪月之事。”
龐玉坤的老毛病又犯了,蕭銘愕然,又無奈地笑了笑,這個龐玉坤還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
他說道:“龐長史盡管放心,這些銀兩我可都沒亂用,而是讓陳文龍從魏皇叔的封地採購了一批耕牛,又鍛造了一批農具。”
“哦?”龐玉坤這會真是吃驚了。
蕭銘繼續說道:“剛才我說的生産隊之事和這些物資也都有關系,因為貧富不均,百姓耕種的田畝也各不相同,現在我們把百姓劃分成生産隊,每個生産隊選出一個隊長,官府提供牛和耕具,生産隊負責管理,整個生産隊的百姓一起使用,這樣將會極大加速荒地的開墾和日後的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