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張丘率先出列,行禮道,“大王,戶部昨日已經釐清下邑因由大水損壞的房屋,共有一千六百三十四間。”
“其中,泥屋兩間,竹屋四間,剩餘者皆是茅草屋。”
他聲音一頓,緊接著道,“損壞的房屋皆是年久失修,平日裡住著無事,稍有遭災便難以承受。”
他欲言又止,接著再道,“戶部目前只是釐清下邑王城的損失情況,對於郊外暫時還不得知。”
魏恆點了點頭,轉而向魏或詢問,“工部可有損失?”
工部尚書魏或連忙出列,“回稟大王,工部木料草皮數量不是很多,除了一些木料草皮浸水之外,並未有太大的損失。”
“臣以命人將浸水的木料草皮從庫房中搬出來暴曬,應當還能繼續使用。”
魏恆沉吟片刻,接著問道,“百姓可有足夠的木料草皮重新建造房屋?”
魏或回道,“大王,上個月新苗下地,非是收成的季節,其建造茅草屋的草皮也就大量減少,而今又糟了災,情況並不樂觀。”
魏恆點了點頭,輕聲道,“若木料草皮數量有限,如今又有諸多百姓需要重新建造房屋,兩者互動之下,其價格必然上漲,百姓恐怕負擔不起重新建造房屋的成本。”
殿中的大臣聽言,稍稍想了想,發現很可能還真如魏恆所說,無不是面露憂色。
刑部尚書胡之亮出列說道,“大王,刑部衙門已經設立,到時但凡敢盲目漲價者俱都抓入大牢,以此震懾王都商賈,想必應該能抑制住木料草皮的價格上漲。”
魏恆聽言,直接否定道,“堵不如疏,此舉有傷律法的公正與推行。”
“再者,若是以此震懾,那些商賈不往外售賣又如何?難道去他們家中搶嗎?”
“如果吾派人去搶了,那些商賈以後還願意在下邑售賣木料草皮嗎?其他商賈見此,是不是也會驚嚇忐忑?是不是也會擔心吾直接搶他們的東西?”
“只有打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吸引更多的行商,進而出現更多的商賈。”
“在下邑安全穩定不用擔心妖魔侵害的前提下,行商多了,商賈多了,商業是不是就能隨之繁華起來,下邑是不是也能慢慢的發展的更好?”
胡之亮細細品味魏恆的話語,雖然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聽的雲裡霧裡,但是總覺的魏恆說的極有道理,他連忙開罪道,“大王恕罪,是臣想當然了。”
魏恆擺了擺手,他是開明君主,自是不會堵塞言路,雖說朝中大臣礙於眼界有限,許多提議讓他啼笑皆非,但聽聽總是好的。
畢竟,魏國沒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其國民無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問題。
戶部尚書張丘出列,疑惑的問道,“大王,臣愚鈍,敢問營商環境?為何營商環境好了,商賈就會多起來?”
“商人逐利,只要有利可圖,自是會在下邑做買賣,就算大王抓了一些人,後面還會有其他人前來替代。”
“大王是不是有些過於擔心了?”
殿中諸多大臣也是如此認為,紛紛說道,“大王,臣等也是這麼想的。”
“短視。”魏恆輕聲說,“如若將王都的商業看做是一個小小的菜市場,那麼當然不用擔心沒有商賈。”
“幾十萬人的市場擺在這裡,怎麼著都有人前來做買賣。”
“可是,如果只是按照你們所說的那樣,那麼下邑始終都只是個菜市場。”
“吾如今在下邑售賣妖魔血肉,必然會引得許多行商前來。”
“如果他們能夠留在下邑開設店鋪,那麼無論是我們的東西賣給他們,還是他們的東西賣給我們,都將會變的極為方便,而不是像現在這般每次交易都得等到行商再來才行。”
“那些行商背後的商會俱都掌握著商道,這是他們的優勢,吾魏國沒有行商,亦沒有掌握商道,無法像他們那樣能夠隨意行走列國,目前在這件事情上只能仰仗他們。”
“如果下邑的行商環境不好,使得那些商會退縮,不在下邑開設店鋪,那麼最後只會像以前那樣只有少數行商前來,並且亦是過段時間才會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