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瓊回到淨妖司,第一時間便按照魏恆的要求撫卹陣亡甲士的親人家屬。
王城外的一間小院,一名老婦翹首以盼,她聽聞國君已回王都,連忙將家中僅有的五隻雞捉住殺了一隻,燉好等待兒子歸來飽餐一頓。
“娘,大哥回到王都還要去淨妖司述職,等散衙了才會回來,您就進屋吧。”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走到老婦人的近前無奈的說。
這名婦人育有兩子,其父多年前因病去世,全靠她將兩子拉扯長大。
長子魏木打小懂事爭氣,為了減少家中壓力,十四歲便從軍入伍,而後成為淨妖司中一員。
老婦人輕嘆,“娘這幾日眼皮直跳,心中總是慌亂無比,見不到你大哥,娘心中始終放不下心來。”
魏樹聽言,說道,“娘,要不孩兒先去城中看看?”
老婦人正要說話,卻見遠方几名裝著甲衣的人走來,連忙說道,“是不是你大哥回來了?”
魏樹順著她的目光看去,也是驚喜萬分。
只是隨著幾人走進,他驚喜的神情轉為疑惑。
他的眼神比老婦人要好很多,隨著走來的人越來越近,他並未從中看到魏木的身影。
院中,老婦人神色木然。
羅瓊輕聲一嘆,道,“魏嬸,魏木勇猛忠義,乃是淨妖司中難得的棟樑之材,此次意外,我等也悲慼萬分。”
“大王告誡,切勿讓其親屬寒心。”
“除了這些撫卹之外,魏嬸也可放心,日後贍養之事皆由大王承擔。”
“魏嬸日後生活無憂,可安心頤養天年。”
魏彩雲雙目溼潤,低聲道,“大王窮困,我又不是動不了,怎能要大王的錢財?”
羅瓊心中觸動,道,“魏嬸放心,大王此地斬殺眾多妖魔,將會將其發賣於諸國,當是能夠獲得一大筆財富,自是負擔的起。”
魏彩雲聲音哽咽,“就算大王生財有道,老婦也不能要大王的錢財。”
“若沒大王,就沒有我等百姓如今安定的日子。”
“若沒大王,我等平民百姓至此連豬狗都不如。”
“此次吾兒是為解決下邑大旱而死,乃是光宗耀祖之事,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大王,老婦高興還來不及,又怎會怨對?”
“大王無愧於我們,用不著此般在乎我等感受。”
“老婦雖不識字,也未讀書,但是卻知如今乃是多事之秋,大王必定有諸多用錢之處,司主還是將錢財拿回去吧。”
“老身身子還算硬朗,用不著大王幫扶。”
羅瓊心知魏彩雲的心意,他道,“魏嬸切莫這麼說,此事大王已經下達王令,告誡我等務必好生撫卹捐軀甲士之親屬,但凡有人膽敢懈怠,皆要重罰。”
“魏嬸之心意,我等明白。但是大王之心意,魏嬸可明白?”
魏彩雲哽咽著說,“老婦正是因為知曉大王心意,才無顏接受撫卹。”
“我等百姓能夠這般安穩的活著,皆是因為大王之恩情。”
“我兒以命相報,本是應該之事,又怎能討要賞賜?”
羅瓊不知道怎麼說,只好說道,“魏嬸,此事大王已經下達王令,我等也是按令行事。”
“這些撫卹,魏嬸要是得要,不要也是得要!”
“魏嬸當之大王愛民如子,此事絕無迴轉餘地。”
“魏木因公殉職,你等作為親屬,當是受到優待!”
魏彩雲久久無言,嘆息道,“大王還是如此心善,老婦人心中有愧。”
羅瓊也是一嘆,道,“魏嬸切莫這麼說。”
他將一個用草編織的袋子放在魏彩雲的身旁,輕聲道,“這裡有十兩銀子,是給予魏嬸處理魏木後事的錢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