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五姑戲遼 > 第五十一節 白蓮結緣

第五十一節 白蓮結緣 (第3/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哪能片葉不沾身 我就是想欺負他 此情無處寄 查理九世之墨染流年亦心殤 是非三國 席捲晚明 論三國的正確開啟方式 天庭潛入通道 中歐紀元幻世錄 三界最牛學生 韓娛之亞特領域 呂洞賓弟子現代生活錄 心理欺詐者 烽火小兵之諜戰 未來極品手機 三國之大秦複闢 三國逐鹿志 沒落千金之不夜癮者 星艦員工手冊 花都絕品教師

皇後蕭觀音不但自己多才多藝,即善書法,又能自制歌詞,彈得一手好琵琶。而且還愛惜人才,善於提拔有志之士,因而她對才女智士非常愛惜注重。聽見皇兒介紹這位才女,心中非常奮興,油然贊賞,便激情興趣的問:

“民間竟然隱藏如此才女,她住在那裡?叫什麼名字?我要把她招進宮裡。叫她當一名宮女。來陪伴我彈琴作詩,施展她的才華。”

太子抿嘴一笑說:“此才女以後您會見到的。”他沒有說出這位才女是誰,就告辭母後走出宮廷。

耶律良首先來到宋王府拜見耶律仁先老臣,仁先把客人請到客廳,他年過七旬,仍然滿面紅光,神采奕奕。吩咐丫鬟上茶,熱情的招待來客。耶律良對仁先講述來意說:

“太子委託您老做媒,要納我義女蕭貞順白姑為妃。勞駕您老在皇上和皇後面前美言幾句,搭個鵲橋,成全這門親事。您老多費心了,拜託啦!”

隨後便把白姑的真實身世以及太子與白姑相會之事,都如實的向仁先講述一遍。仁先聽了耶律良的講述,很坦率的說:

“這姑娘是忠良之後,我與她祖父蕭浞蔔是世交。太子的目光卓識遠見,如果這位忠良之後進入宮廷,乃是大遼之幸也。歷來國家之昌盛都在於後宮的賢惠誠摯參政,才會有明君治國之道。這是有關大遼江山社稷之大事。我必盡力而為,把太子招親之事當成治國之大事。”

耶律仁先又停頓一下,喝口茶水,又皺著眉頭接著說:

“不過我聽說皇後的幾個兄長,都要搶先把自己的女兒聘給太子,人家都是自親,有相互聘娶的優先權利。就看你義女的命運了。”

仁先又思考一會兒,對耶律良說:

“督軍!您看,我是在皇後壽辰之前去呢?還是在壽辰之後提出此事呢?”

耶律良說:“最好在壽辰之前提起此事,因為我義女給皇後繪一幅‘白蓮圖’作為壽禮。這幅圖也許能起作用,會打動了皇後的心。”

仁先聽完耶律良的進言,便連連點頭說:

“您說的有道理,我明天就拜見皇後。”

次日早朝朝拜退朝之後,仁先來到後宮,正好道宗下朝之後剛回到後宮。仁先請示太監說:

“臣要見皇後和皇後。”

一會兒太監回來說:“請將軍大人入宮見駕。”

道宗與觀音皇後正在對坐,在商討後天皇後壽辰事宜;忽然聽說老臣仁先拜見,知道老臣定有要事,否則不會親自來後宮拜訪。平時皇上與皇後對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仁先都肅然起敬,必恭相尊。

仁先老臣首先大禮跪拜皇上,隨後叩拜皇後。道宗急忙把老臣攙起說:“愛卿,您老這麼高齡,還來親自拜見朕。朕理應到您府問安才對。來人!快給愛卿設座上茶。”,

仁先入座,先與道宗皇上議論皇後壽辰籌備情況,以及來賓和宋國使節接待安排情況。皇上都一一向老臣講述了,最後皇上說:“愛卿親自進宮拜訪,必有要事而來!”

仁先笑道:“皇上真是聖人也,揣測到臣的心事。臣來非為他事,乃是太子的婚事老臣總是掛在心中。因為太子妃就是將來的皇後。這關系未來朝政大事,後宮與朝廷是魚水相溶關系,比方前年平息重元叛亂為例,如果沒有蕭觀音皇後的機智勇敢,挺身而出,組織眾將兵馬,前去救駕,果斷的平息了叛軍。才保住了陛下的皇位和性命。足以體現出後宮的威力和重要性。太子如要娶位賢惠,智慧超群的才女,即能治理後宮,又能幫助太子執掌朝政,正如皇後您一樣,您視為歷代皇後的楷模呀。今日老臣我前來宮廷,我有一名最合適的人選做為太子妃。她就是忠良之後;耶律良大臣的義女;蕭貞順,她乃是前朝宰相蕭浞蔔與耶律餘瑾的孫女。”然後老臣仁先把白姑的身世對皇上和皇後講解一遍。

道宗連連點頭贊同仁先的見解,說:

“前朝齊天太後和宰相蕭浞蔔,都是大遼功臣,特別是相府三夫人耶律餘瑾,給遼國改革漢制,促使遼國繁榮昌盛,成為大遼鼎盛時期。她功德無量,功標青史。可惜被欽袁太後和重元一黨陷害,自今無有音息,下落不明。她的後人一定是德才兼備,愛國忠良,這姑娘卻是忠臣之後啊!”

道宗說完,二目注視著觀音皇後。蕭觀音皇後想起昨天皇兒太子對自己講述那位才女,就是蕭貞順。原來是太子委託老臣前來說媒,已是生米做成熟飯了,是來試探我的心意。皇後面對仁先先老臣柔和溫婉的說:

“感謝愛卿對太子婚事的關懷,愛卿費心了。您老提的這位少女,確實是忠良之後,她祖母耶律餘瑾夫人曾經是我的啟蒙恩師,我童年時她教我琴藝、書畫和寫詩。我所以有今天的才能,都是她的傳授的。我現在仍然在懷念著她。看來她的孫女一定象她;同是憂民愛國,文才蓋世,是世間稀有的才女,此姑娘如選為進宮,做太子妃,當然是最佳人選。但是太子妃的位子我早已有約定了,這人就是我兄長宰相蕭兀古的三女兒;蕭慧慧。我與皇上已經和長兄蕭兀古相定了,不易更改啊!”

道宗皇上看看仁先,又目視著皇後說:

“此婚姻是咱二人自行做主的,還沒和皇兒太子商議呢,要聽聽太子的心意,再做決定吧。”

顯然皇上不太滿意皇後孃家人入宮。可是皇後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說:“陛下乃是皇上,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說出的話怎能反悔呢?如要解除婚約,叫我怎麼與兄長交代呢?我意已定,我這姑姑做婆已經定下了,太子兒的事如我來於他商量。”

皇上嚴厲的說:“太子的婚事非為小事,關聯國家的命運的興衰,太子納妃之事一定要從長計議。要取得太子同意。暫不確定,過了壽辰再做商議。愛卿您老過幾日再聽信。”

仁先見皇上與皇後相持在這裡,便向皇上、皇後說:

“二位陛下,不必著急,太子納親是件大事,定要審時度勢,必須深思啊!前車之鑒,避免悲劇重演,前朝欽袁太後為例;她重用孃家親信,後來演變成篡位奪權,生死搏鬥叛亂之局面。如此血的教訓還不夠嗎?你們要深思熟慮,顧全大局。高瞻遠矚,多為大遼江山社稷著想。我是日落西山之人了,看不到後世了,我希望大遼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

耶律仁先伶牙俐齒,義正辭嚴,振振有詞,直言不諱的把道理擺明。耶律仁先之所以能教訓出這些話來,因為他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又是先帝聖宗的弟弟。是道宗爺爺輩,可謂是皇爺了。換位卿臣是不敢如此對皇上訓話的。道宗和觀音皇後都洗耳恭聽。連連點頭稱是。中午,皇上給老臣仁先擺桌禦宴。飯後耶律仁先告辭皇上與皇後,回到了將軍府。

皇後蕭觀音壽辰那天,滿朝文武百官、各個地方官吏,以及京城富豪紳士,各寺院僧侶長老代表和各國使節,上千餘人前來祝壽,宮廷內外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穿梭不息,絡繹不絕。,熱鬧喧騰。可謂宮門若市,堂內高朋滿座。耶律良按排序來到後宮內,先是叩拜皇後祝壽,然後獻上壽禮和白蓮百壽圖說:

“陛下!這是臣的義女蕭貞順特意繪一幅‘白蓮百壽圖’和一幅‘松鶴延壽圖’。獻給陛下,請皇後笑納欣賞。

耶律良跪地用雙手捧著畫卷獻給皇後。蕭觀音接過畫卷說聲:“愛卿平身,持坐。”耶律良坐在一旁,心在懸著,在關注皇後的表情動態,這二幅圖能否打動皇後的心。

皇後一生就是對書畫最感興趣。因為她是遼國詩詞作家,自幼受到耶律餘瑾的薰陶,酷愛書畫和詩詞琴藝,在她眼裡這二幅圖比任何禮物都珍貴。她興致的接過二幅畫卷,交給身邊的皇兒太子說:

“快給娘開啟,讓娘欣閱眼福。太子的多天願望終於來臨了。白姑的心血都在這畫面上,是否能打動母後的心,就在此一舉了。他小心翼翼的開啟畫面,展現在母後面前。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