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世義上前扶起說:“我妹妹是出家人,道家的本分就是慈善擠德,扶難濟貧,救死扶傷。是她應該做的。”
赫戈單懷裡的黑姑。吃飽了,看著奶媽微微發笑,當赫戈單用手駕起黑姑的二隻小臂時,一雙小腳蹬在奶媽的懷裡蹦蹦跳跳,是那麼歡快,乖巧機靈,她吃飽了,她興高得意的在歡跳,他不懂世間有憂愁和傷悲,媽媽的影子是否還在他的腦海裡,誰也無法知道。當耶律世義接過黑姑抱在懷裡的時候,他鐘情的看看這骨血相連的外從孫女,孩子是那麼嬌憨、天真無邪,可憐的孩子呀!此刻他兩眼的淚水象潮水似地流出來,滴在孩子的臉上。哭啼的說:
“孩子!你太小,幼稚天真,不懂你的父母和很多親人離開了你。你一夜間變成了孤兒。”
耶律世義情不自禁的哭啼起來。身邊的奶媽赫戈單和黑虎也在流淚。奶媽赫戈單接過孩子勸解說:
“恩人爺爺!不要悲傷難過,二個孩子救出,是件大好事。有了後人,就能複仇。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把這個孩子養大。”
耶律世義聽了赫戈單的勸說,覺得她說的是理,便止住哭啼。對赫戈單說:
“你說的對,我正犯愁撫養這孩子的事,我們要回老家象牙山,給先人祭祀,守墓,還沒有安家,無固定之居。這孩子又這麼小,帶上千裡之路,即沒有奶水喂她,我二人又不會護理,孩子跟隨我們會受苦受罪的,難以養活。”
耶律世義咳聲嘆氣的面對這個難事。
赫戈單把此事看在眼裡,心想恩人有難,我應挺身而出,大恩此刻不報,還等何時,她義不容辭慷慨的說:“恩人爺爺,如果您相信我,把孩子交給我代養,我保證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她,我的孩子和這孩子一般大,剛滿一生日,也是女孩,與黑姑的相貌長相很相似,如果官方查問我,我可以隱瞞說;是我生的雙胞胎。”
耶律世義聽了很高興,感激的說:
“遇上你這好人了,是這孩子的福分,我當然十分相信你。把孩子交給你,我萬分放心。可是叫你受苦了,恐怕以後叫你受牽連,找麻煩。”
赫戈單說:“你們救了我全家,沒有王道姑的相救,就沒有我今天。我必知恩圖報,您老的事就是我的事,這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如果您老相信小女,這孩子我就撫養,養到七八歲時,他懂事能自理了,我就把孩子還給您老。你二人請到我家看看,然後再做決定把。”
耶律世義看出她十分真心誠意;自己就毫不猶豫的把孩子交給奶媽赫戈單,師徒二人便跟隨赫戈單去她家。
赫戈單家住在鎮東頭,漢式典型的四合院,家族世代行醫,公婆住在南京燕都,是京城一帶名醫。丈夫國姓,叫蕭懷忠,是達裡木圖鎮有名的年青郎中。他醫術精明,醫德高上,為人誠摯厚道,待人熱情禮貌。是一名很有修養必恭必尊好人,是肅然起敬的郎中。
赫戈單把師徒二人領進宅院,男主人蕭孝忠抱著自己的一歲的女兒,上前迎接客人,他向客人自我介紹說:
“我國姓為蕭,叫蕭懷忠,”
耶律世義說“按照國規;遼國一般平民不許有國姓,顯然你非是平常之人家啊!”
蕭懷忠回答說:“我祖父是漢人名醫,他經受過宰相蕭思溫的推薦,在朝廷當禦醫,因給蕭太後治病有功,被蕭太後賞國姓姓蕭,人稱蕭太醫。並且賞契丹宮女一名為妻,生下我父親,因此我們也是混血家族。”
耶律世義感嘆的說:“原來你們家和我家都有同樣來歷呀!同是契丹與漢族混血家族。”
夫妻把客人讓進屋裡,主人滿臉帶笑,熱情待客,讓座上茶。赫戈單向丈夫介紹二位客人的來意。蕭孝忠高興的去接妻子懷中的孩子,他二臂一起抱著二個孩子興奮的說:
“我非常同意收養這個孩子,這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把二個孩子緊緊的抱在一起高喊著:
“我有二個女兒了!”
屋裡的人見到這二個孩子的相貌長的十分相似,像似雙胞胎,大家都同時的大笑起來。
蕭懷忠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酒席,來招待客人,祝賀這特殊的日子。
耶律世義師徒二人在蕭家住了三天,受到熱情款待。把孩子交給這戶人家是一百個放心,自然是心滿意足了。第三天臨走時告別蕭家夫妻。耶律世義又抱起黑姑親一親,含淚對蕭懷忠夫妻說:
“我把孩子重託給你們了,拜託了。以後我難於這孩子見面了,有可能黑虎能來看望她。我有三個要求,希望你們照辦;
第一;這孩子的名字不能改換,漢名叫黑姑,國名叫蕭貞姁,因為漢名是他父母起的。國名是齊天太後賞賜的,其一是給於紀念齊天太後和他父母,其二便於後代親人查詢。
第二;孩子脖頸上的金鏢百歲墜,千萬要保管好,永遠帶在黑姑的身上。以便親人辨認。
第三;孩子懂事時,要告訴她,象牙山是她們的家,我歲欲夕陽,要日落西山,於她不能相見了,叫她成人後一定回象牙山老家拜我屍骨。還告要訴她有個姐姐叫白姑,他們的祖母餘瑾和外祖母餘鳳都在世上,五臺山白雲觀還有老一輩親人。記住!千萬要告訴她這一切。”
蕭懷忠夫妻二人一起向恩人下跪下保證說:“請恩人放心,我們一定照辦。一切遵照您老的囑咐去做。”
老人交代完畢,把孩子又抱起孩子親了親。然後交給赫戈單,流著淚上馬,說聲:“不知我們何時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