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敬宏問女婿說:“那四塊石板都寫的什麼?”
陳福回答說:
第一塊:不姓耶律本姓王,
第二塊;千裡尋親在何方,
第三塊:天知地只唯吾知;
第四塊:白雲觀內殿堂上。
林敬宏恍然大悟的說:“此人原先姓王,現在他姓國姓耶律,去白雲觀一定是找姓王的,肯定是找王休姑。“
餘鳳急忙問姐夫陳福說:
“買石板的人有多大年紀?長的什麼模樣?“
陳福答道:“他六十左右歲,大高個子,身材魁梧,團臉眼睛濃眉,是一身浩傑武士形象。“
餘鳳七歲時離開父親,相貌雖然記不準確,但是他那高大魁梧的身軀,到如今依然記憶猶新,自己父親的名字不會忘記叫耶律世義,從年齡上來判斷;他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她突然高聲呼喊:
“爹爹!他肯定是我爹爹!”
她的心在激動著,情感的波濤象關不住閘口激流,洶湧澎湃地奔騰起來。她說:
“我明天就去白雲觀見親人。”
這時全家都在闊論此事,正在這充滿一片驚喜和喧嘩沸騰之時,忽然從大門進來三人。
眾人向這三人瞧去。都感到意外的驚訝。
原來耶律世義透過石板指點,知道親人就在白雲觀,帶領徒兒黑虎,抱著著極大的希望和憧憬心情,好像親人就在前面,心已到了白雲觀,急於親人相逢,經過一晝夜的奔波,第二天辰時,到了白雲觀。
白雲觀建在群山環抱之中,寺院四周古木森森,林木蔥翠,顯得清幽靜雅,非凡仙靜。雄偉高大的紅牆隱沒在一片翠松古柏當中。廟門氣勢宏偉,門上面懸一塊金匾上面刻有‘白雲觀’三個金字。
師徒二人下馬,把坐駒拴在廟門旁栓馬樁的石柱子上。把帶領的那位青年打發回家。師徒二人走進廟門,見寺中見樓臺殿閣輝煌壯麗,珍摟寶座,上剎名方。谷虛繁地籟,境寂散天香。青松帶雨遮高閣,翠竹留雲護殿堂。霞光縹緲龍宮顯,彩色飄溢沙界長。紅簷碧瓦,朱欄玉戶,。寺院內肅穆森然。在寂靜中傳來有節湊的佛鐘聲。香爐冒出屢屢青絲的香煙,籠罩全寺。此刻寺院中有一位年輕道姑在清掃院子,耶律世義上前客氣的向道姑問道:
“這位施主打擾一下,請問;貴寺院有一個叫‘王休姑’的坤道嗎?”
那位道姑很爽快的回答說:
“啊!有!她是我們白雲觀的道長,是本寺的掌門人,法號叫弘歷道姑。您老認識她嗎?”她停下手中的掃帚在打量耶律世義師徒二人。
耶律世義此刻驚喜交集,喜悅的說:
“啟是認識,她是我尋找二十多年的同袍妹妹呀!”他說完這句話,情不自禁的流下淚水。
小道姑見此情景,驚訝的說:“原來如此,這麼巧,您老怎麼找到這裡來的,道長總是叨唸您。這可是天大的喜訊啊!道長今早去給她師傅弘日道姑祭祀去了,今天是老道長弘日道姑昇天三週年。我得馬上去後山弘靈塔給道長報喜去。叫您兄妹快點相逢。您老在前面觀音殿前等候。”,
那位小道姑立刻迅速的跑出廟門。
師徒二人往前走,前面就是觀音殿,此殿青磚碧瓦,雕樑畫柱琉璃瓦的飛簷,飛簷上是個餾金寶頂,玲瓏剔透,古色古香的巍然矗立建築。耶律世義走到香爐前點燃一炷香,。然後走進殿堂,叩拜觀音菩薩。
一會兒那位小道姑跑步回來對耶律世義說:
“道長在後邊,叫我跑步回來帶您去修煉堂和她見面,因為在佛主面前不許流淚哭啼。”
小道姑前頭帶路直奔修煉堂。到了修煉堂,王休姑還沒來到。那位道姑給客人倒杯茶,就離開了修煉堂,忙去掃院子。堂內只有耶律世義和黑虎二人,耶律世義哪有心事喝茶,急心於妹妹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