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故事
老人一拍腦門兒,趕忙站了起來。
“瞧瞧我老糊塗哩,女娃娃餓了吧,來,今天我剛好捉了幾條魚,你們正好嚐嚐鮮。”
說著,老人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了其中一個茅草房。
不多時,一陣醉人的香氣從茅屋裡傳了出來,陳陽自己都忍不住嚥了一口口水。
陳陽趕忙站起身,來到茅草屋幫老人打起了下手。
和想象中的差不多,這裡的人們做飯用的是大鍋,燒的是灶爐。
鍋蓋一掀開之後,那股熱氣和香味頓時就飄散了出來,讓人食指大動。
山裡的農家飯雖然簡單,僅僅就是一個菜,但是味道上卻絲毫不輸給陳陽的手藝。
幾條很常見的淡水魚在老人的手中做出了相當獨特的味道,一口下去不但魚肉鮮美,那魚湯更是鮮香味美,鹹淡也拿捏的恰到好處。
唐熙悅一個人就直接幹掉了一整條魚外加一個黃米饅頭,看來是餓極了,平時都吃不了這麼多的。
這頓飯對於飢腸轆轆的三人來說宛如一場盛宴,吃的心滿意足。
老人看在眼裡,笑在心裡,疆人的好客在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吃罷晚飯,老人提了一個小火爐出來,眾人圍坐在四周,爐子上燒著熱水。
桌子上則擺放著各種各樣自家釀製的小茶點,眾人又開啟了閒聊模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陳陽對於老人已經沒有了隔閡,於是便開口問起了有關趕路人的事情。
“老先生,我聽人說西疆的夜晚經常會有趕路人的路過,對於趕路人,您瞭解的多嗎。”
老先生抿了口茶,搖搖頭:“趕路這個東西存在的時間很久了,我上一次見還是在我很小的時候,那時候華夏不太平。”
“我那個大哥出去參軍死在了外面,後來家人拖了很多關係才找到一個當地的趕路人,讓他把我大哥給帶了回來。”
陳陽一行人一聽這個老人親眼見過趕路人的,興趣頓時盎然起來。
老人回憶說,雖然他是土生土長的疆人,但是趕路人這個特殊的職業,他一輩子也沒能見過幾回。
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他大哥死在他鄉,最後經由趕路人才帶回了大哥。
這個行當出現在次數最多的就是那種動盪的年代,現在天下太平了。
別說華夏的其他各處,就連整個疆部也很少再見到趕路人人的身影了。
陳陽點點頭:“那趕路人有沒有什麼比較讓人印象深刻的特徵嗎。”
老人凝眉想了想。
“我聽以前的長輩說過,趕路人有兩樣東西必須隨時隨地帶著,一個是銅鈴,一個是黑貓。”
“黑貓?帶那玩意兒幹什麼。”陳陽對於趕路人人的這個舉動相當的感興趣。
“說是黑貓,其實並不是所有的黑貓都能勝任這個工作的,唯有那種互通人性,能分辨人言的黑貓才行。”
“我以前聽我的長輩說,趕路人人是這個世界上最賺錢的行當,但也是入行最貴的行當,其中大部分的花銷就是花在了這黑貓的身上。”
“而且這種貓本身就已經算是有自己靈識的靈物了,但凡到了這樣的境界,大多數的動物都會選擇自行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