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呂氏和小呂氏的來意,王老頭笑了笑,語氣溫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讀書不比別的事,端得看自己願不願學,用心學才能學有所成,倘若沒那心思,便是再如何也是無用的。我既然教了小小和善哥兒,立安立平想學,也可以過來。只有一個要求,我年歲大,精力不足,跟著我讀書,須得自己足夠用心,老話曾說,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
“王太爺放心,立安立平跟著您讀書,肯定會非常的認真努力,那我明兒就送他們過來?”小呂氏很是驚喜,萬萬沒想到,王太爺會這般輕松的就同意,一顆心吶,總算是落回了肚裡。
呂氏和小呂氏的反應恰恰相反,她秀眉輕蹙,暗暗的思索著王叔的話,總覺得,這裡頭藏著話,越琢磨她越覺的,王叔這說詞,怎麼隱隱有種不太樂意教立安立平的意思?似乎也不能這麼說,就是有點怪異了,善哥兒過來時,可沒這些話呢。
在門口偷聽的施琪,恨不得沖進去嚷兩句。就立安立平那倆小子,哪裡是讀書的料,成天就想著玩兒,連家裡的各種活計都不會搭把手,真送過來讀書,別說呆一天,就是一個時辰,都艱難的很,王太爺年歲大,哪有精力管著拘著,再說,那倆小子連自個的爹孃都管不住。
“要是他們想學,就是下午就過來也行,看能不能適應,先學幾天,看著差不多,再去鎮裡置辦筆墨紙硯。”王老頭稍提點了句。他是見過立安立平兄弟倆的,天天從屋前經過,跟著村裡的孩子們,玩鬧得特別瘋狂,就連農忙的時候,也能看見他們在外面耍。他想,這兄弟倆,怕不是讀書的料。
小呂氏連連點頭,眉開眼笑的道。“王太爺說得是,那下午我親自送他們哥倆過來,這筆墨紙硯還是要買的,讀書沒筆墨紙硯哪裡像話,下午我讓孩他爹進鎮一趟,先買點回來,這些都挺燒錢的,我家又是倆個,可不能太麻煩王太爺。”
呂氏覺得王叔說話有點怪異,這會聽著,她一下就通透了,王叔這意思,是不是覺得立安立平不是讀書的料?又不好直接拒絕,才會這般委婉?仔細想想也對,這兄弟倆,別看已經八歲,家裡的活兒是半點不沾的,成天就想著去哪玩,尋些什麼好玩的樂子。
在施家孩子滿十歲,就得幫著幹活,這是強制性的。未滿十歲,多少也會搭把手,幫著家裡幹點輕省的活兒,農門小戶,差不多都是這樣兒,要吃飯就得幹活。施大志倆口子,因著大兒子施可進,是個懂事的,小小年紀已經能算得上個g ren勞力,故而,施立安施立平兄弟倆,才能這般輕松。
“王叔怎麼說咱們就怎麼做,下午把立安立平兄弟倆送過來,看他們能不能坐得住,是不是讀書的料,如果身上有靈氣,是個好苗子,再去鎮裡置辦筆墨紙硯。”呂氏這話說得有點直白,二兒媳這會兒滿心滿眼的全是倆個兒子可以讀書的事,壓根就沒有想其它,話還得說直白些,讓她清醒清醒。
王老頭樂呵呵的笑著。“就這麼著吧,你們先家去,下午送人過來就好。到了時辰,我得去看看那倆孩子。”
“王叔,叨擾你了。”呂氏起身說著,有點不太好意思,卻是她們沒想周全,想到了王叔想到了婆婆,偏偏落下了最關鍵的立安立平,她覺得,這趟呀,怕是要白來了。王叔話說到這份上,應該是清楚些事情的,比如,這兄弟倆愛玩愛鬧沒個定性。
王老頭沒應聲,笑著擺了擺手往書屋走去。
王婆子招呼著屋裡的倆人。“坐會兒說說話?”王家啊,除了倆個孩子,已經許久沒人過來走動了。
“這會兒家裡還有事,下午空閑些,再過來竄門與王嬸嘮嘮家常。”呂氏看了眼二兒媳,不知道在想著什麼美事,笑得別提有多春風,她看在眼裡也笑了起來,卻是有些無奈。
回到施家,小呂氏就樂滋滋的往喻氏跟前去,跟她嘀咕著讀書的事兒,問些經驗。呂氏都沒法插上嘴,想要提醒一二,話到了嘴邊,又咽回了肚裡。算了,且先讓她高興著,摔了這跟頭,往後做事就更穩妥些了。
放下心思的呂氏,興致勃勃的跟著倆兒媳說叨起來,揚氏聽了會兒,沒甚意思,就回了自個的屋裡。
二房這邊,於氏暗搓搓的盯著隔壁屋裡,等著施旺家離開後,她按捺著沒動,過了會,就見柳氏開啟了屋門,靠著門框,歡天喜地的打著絡子。夫妻倆商量著,待傍晚再尋個時間去跟奶奶說話,這會是不行的,要往地裡忙活。
“五嫂我有個事想跟你商量商量。”於氏扭著細腰,走得悠悠緩緩,人沒到跟前,話就已經說出了口。
柳氏心情格外的好,又見這妯娌難得好言好語的跟她說話,就給了點好臉色,問了聲。“什麼事?”
“是這樣的。”於氏見她上釣,眼角略略透了些得意,她隨手拎了把椅子,親親呢呢的坐到了柳氏身邊,捱得特近,刻意壓低著聲音道。“五嫂啊,我在想著,去趟大房找四嫂,讓她幫幫忙,把小妹也送到王家讀書去。一筆寫不出倆個施字來,四嫂既然能讓善哥兒進王家讀書,怎麼著,也得顧顧咱們二房對吧。”
話說一半,於氏有點扭捏,支支吾吾,透了些尷尬。“只是,前兒我剛和四嫂吵了架,這會兒過去求她,怕是不好說話,五嫂我看你家文成,正是讀書的好年紀呢,要不要一道送去?如果你也想,那咱們就一起去找四嫂。四嫂要是不答應,咱們就捅到奶奶跟前去。這事兒,她不佔理,五嫂你說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