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院子,施琪就掙脫了小叔的手,脆生生的道。“太奶奶小叔,我家去吃飯啦。”說完,噔噔噔的往屋裡跑,小胳膊小腿的可利落了。
焦氏看著又看了看身邊的小孫孫,美滋滋的想,她家的善哥兒過些日子,應該也能這般利落,想想就開心。這會倒覺得小曾孫順眼了些,說起她語氣也顯軟和。“小小這身板兒可真結實,咱善哥兒多吃點,吃得多也能長得結實。”
“在外面跑動得多些,就能吃得多些。”施善聰把侄女的歪理拿出來說,他覺得,確實是這麼回事兒。看家裡的漢子們,天天在地裡幹活,吃得飯就格外多些,也強壯些。這是侄女跟他說的。
焦氏點點頭,溫和的應著。“所以,善哥兒要多吃點,要不然,在外頭跑都跑不動。”
施琪可沒急著進自家的屋裡,她先往奶奶屋去。
正好呂氏在屋裡,飯菜都端到了桌上,就等男人和孩子回來。
“奶奶。太奶奶帶著小叔回屋裡吃飯了,小叔今個學了千字文,可以背前面幾句,一會吃過飯,小叔就背給太奶奶和太爺爺聽。王太爺說小叔聰明,要是小叔想學,他就把自個會的都教給他。”施琪露了好幾條資訊出來。
呂氏聽著有點反應不過來。這麼快就讓婆婆知道善哥兒在王家讀書的事了?聽著小小這話,婆婆似乎不生氣?還有,王叔說善哥兒聰明?她就知道小兒子是個讀書的料,幸好她堅持了。
“奶奶。我家去吃飯了。”施琪見奶奶沉浸在自個的思緒裡,她說了聲,就往外跑,透著股急切。一天沒見著爹孃,怪想的哩。
呂氏追到了門口,扶著門檻唸叨了句。“小小跑慢些。”心道,這孩子可真機靈。
小兒子在婆婆屋裡吃飯她是放心,今天正好輪著他家管婆婆公公屋裡的飯菜,她這晚飯還算豐盛,小兒子也能吃得很好。
施家各家管著各家日常卻沒有分家,施老頭和焦氏夫妻倆的吃飯,由著兒孫們輪流管,每家管一天,施家房頭多,這般輪著來,倒也不算個事兒。
“爹孃,我回來啦!”還沒進屋,施琪就先張嘴喊人。
施豐年比喻氏沖得快,竄到了門口,直接把小閨女抱了起來。“小小今天中午沒在家呢。”
“王太爺生辰,我和小叔就留在王家給王太爺過生辰。”施琪抱著爹的脖子,親呢的蹭了兩下。“爹,我今天學了千字文,你要不要聽?”
喻氏站在旁邊笑著道。“趕緊洗手,先把飯吃了,別餓著小小。”
臉盆裡有水,不用特特去廚房,一看就知道是娘準備的,施琪笑笑嘻嘻的撲進娘懷裡,在她臉上親了兩口。
把喻氏甜的,眉角眼梢全是笑,吃完飯,嘴角還是上揚的。
施善聰把爺爺奶奶哄高興了,趁機說了要去王家讀書的事,不是一月半月,極有可能是一年半載或是更久,施老頭是沒意見的,雖有些避諱老王夫妻倆,但老王是讀書人,讀書人向來受敬重。焦氏呢,早被小孫孫哄得暈頭轉向,哪裡還說得出拒絕的話。
施老頭和焦氏同意了,施大力和呂氏自然沒有不應的道理,且這是大好事呢,該歡喜著。
這天傍晚,施善聰雖只是要爺爺奶奶跟前表現了把,不到半個時辰,整個施家都知道了這事兒,大房和三房高興的很,二房也高興,高興的同時心思就有點活絡了。
二房的施旺家,在施家排行五,外頭喊的是施五郎,在二房排行二,夫妻倆目前僅有一子,叫施文成,今年六歲,看這名字就知道,對這兒子呀,夫妻倆是有期許的,一直沒有動作,就是沒個頭緒,才苦苦按捺著等時機。
如今時機到了。不用出束脩,想來連筆墨紙硯也無需準備的,這般輕省就能讀書,便是王太爺名聲不太好,在這等好事面前,也算不得什麼。
多年奢望總算有了眉目,施旺家夫妻倆興奮的一宿沒有睡踏實,想著如何跟爺爺奶奶開這口,爹孃這邊倒是好打發,主要是爺爺奶奶。
這夫妻倆想得好,卻忘了件最重要的事,便是施老頭和焦氏同意,也得看人家王老頭願不願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