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季龍替王詩星答道,“如果在十多天前,想要消滅我們還來得及;如果現在馬上下手,也還來得及;再過兩三個月,恐怕就來不及了。我們不是安風賊,不是滎陽賊,我們是……”
眾人等半天,問道:“是什麼?”
“穿越賊!”
“去去去!”眾人同聲噓他,“不還是賊嗎!”
不過,這麼輕松一樂之後,大家也就明白了。如今眾人已經有了一支同生共死的隊伍,又有一大筆財産可以招募更多的人馬。朝廷撲滅三五千人的賊亂都需要大費周章,想要撲滅穿越眾的隊伍哪有那麼容易。
當晚,穿越人與鄭安話別,在政治上比較天真的基層軍官鄭安依然勸他們接受朝廷賞賜,利用他們神奇的“寶貝”為國效力,將來不難封侯拜將,享受榮華富貴。
季龍只是推說穿越人受覆島滅族之禍,對功名利祿已經沒有奢求,但求一方淨土以耕織為業,延續種族。
“祖業鄭安字),”臨別時候季龍想了想,道,“將來遇到任何困難,只管來找穿越人,我們人人都會以死相報。”
季龍發現鄭安盡管比穿越眾年長十歲,但他出身低微,又長期在基層帶兵,政治上完全是個小白,連李雲英的這個“寶貝”只會給穿越人帶來厄運他都看不出來。如今穿越人送給他這份戰功,對他來說未必是件好事,心中隱隱不安。
鄭安則沒想到,自己不但佔了穿越人的大便宜,還得到穿越人如此厚遇,心下便與季龍等人生死相許。
次日城門一開,穿越人隊伍便浩浩蕩蕩出城離去。眾人一出城門,便派出兩支快馬分頭行動。
其中一支兩騎快馬回頭奔向京城,這是季龍派兩名侍衛送信給王侯生,告訴他管城之戰的經過,以及他們跟鄭安之間的密約。讓王侯生密切關注京城裡的訊息,一旦有不利於穿越人資訊,及時離開京城返回壽春跟大家集合,避免遭到傷害。
當然,為了保密,寫信的文字用的是漢語拼音,萬一被人檢查也不怕,除了穿越人沒有人讀得懂。
另一支十一騎快馬往壽春方向奔去,這是季龍派十名侍衛保護何超遠先回壽春,一來向劉伯通報情況,二來在壽春提前做好安置眾人的準備工作。
朝廷那天剛剛得到急報,說滎陽、中牟一帶發生賊亂,人數大約萬人多報人數朝廷才會重視),還沒來得及討論征討事宜,第二天又得到滎陽令捷報,說管城守軍屯長鄭安在賊亂當晚以五百多名官兵和兩三千城邑民兵擊垮六七千賊兵,滿朝震動。
這場戰役不但以少勝多,而且指揮官僅是屯長級別的低階軍官。如果是一名校尉或者將軍指揮,自然沒有什麼奇怪。
按照穿越人和鄭安的約定,這次平亂的功勞全歸鄭安,穿越人只不過是在他的指揮下參與守城,王詩星布石頭陣的版權轉讓給他,錢大興擒殺賊首的功勞也全部轉讓給他。穿越人只要求他不要把穿越人的“小寶盒”的秘密說出去即可。
鄭安雖然不喜貪人之功,但他既然已經答應保守秘密,只好把所有功勞全部包攬。
不久朝廷召他回京,向他詳細詢問戰役過程,他把如何組織民眾出城運回大量石頭荊棘佈置石頭陣的經過,如何跟賊兵在管城巷子裡捉迷藏,引誘其分兵追擊的經過,如何突襲賊首,迅速將其斬殺,導致賊兵群龍無首而潰敗的經過講述得繪聲繪色。
由於他是整個戰役的主要領導者,自然說得滴水不漏,因此朝廷不但對他大力獎賞,還破格提升,官拜軍司馬,直接從比二百石低階軍官升為比千石高階軍官,可謂一戰成名。
雖然很多職業軍人出身的大臣,比如皇甫嵩、朱儁等人,都覺得僅靠一名屯長,這場戰役策劃得太不可思議,贏得太不可思議,但是他們大多沒有把它跟穿越人聯系起來,畢竟那些只是一群十九二十歲的青年人,不可能比這個屯長更會打仗。
但是,孫堅卻不像他們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