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很快到了九月九日,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雖然這一天在漢代還沒有被官方定為節日,但是登高的習俗自戰國以來已經延續了數百年。
由於重陽節在21世紀又是老人節,這一天穿越眾除了留下十餘名男生看家之外,其餘二十幾名男生和二十幾名女生,一起前往淝口邑看望劉伯,然後陪劉伯一起登上八公山過重陽節。
穿越眾來到漢末已經三個多月,壽春人人人都聽到過關於他們的傳聞。但是由於穿越人較少外出,所以能見到他們的機會不多。只有劉伯、張舒雲、董能三人在淝口邑務農養豬,淝口邑人人認識他們。但是突然見到幾十名穿越人一起出現在淝口邑,眾人還是驚呆了,尤其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生們,簡直個個恍若仙子。
漢代民間歌舞盛行,農人們經常在田間地頭勞動的間隙,敲著鼓,唱著歌,作為休息娛樂。到了這種休閑冶遊之日,那更是到處三五成群,或唱歌,或跳舞。很多年輕人就是在這種場合一見鐘情,回家就打發媒人上門說親,很多已婚男女趁此機會野合偷情也是常有。
眾人一路欣賞著農人的歌舞,一路上山,一路上也賺足了眼球。
西漢時,淮南王劉安曾在八公山上修建了十幾個苑囿。後來淮南國除,多數苑囿荒廢,變成了森林,但是還有好幾處苑囿儲存了下來,日常供人登高攬勝。壽春的文人名士,經常在山上的苑囿裡郊遊宴飲,縱論五經,今天這些苑囿更是遊人如織。
季龍和劉伯等人上到山頂,見到一個巨大的苑囿,想要進去觀賞一番,卻發現路口有士兵把守,不讓行人入內。季龍等人明白,肯定有官員或者貴族已經佔領此地,只能去別的地方觀賞。
正要離開,遇到縣丞呂絳攜家眷、奴婢數人上來,季龍、王詩星只好上前與呂絳寒暄。
寒暄畢,季龍問道:“誰在苑裡,為什麼有士兵把守?”
呂絳道:“每年重九之日,縣令都會登高攬勝,與民同樂,如今縣令就在裡面,季島主何不進去坐一會兒?”
季龍道:“算了,不打攪縣令縣丞雅興,我帶眾人到別處去玩玩。”
呂絳道:“既如此,那季島主請便,我們有空再聊。”
呂絳來到苑內見到縣令陳紀,告訴陳紀剛才在外面見到季龍與數十名穿越人上山遊玩。陳紀突然想到自己還沒見過傳說中衣著妖豔的穿越女子呢,趕緊對主簿蔣淵叫道:“蔣主簿,去把季島主他們全部請上山來。”
呂絳心中一陣訝異。他剛才之所以不堅持請季龍等人上山,正是因為他知道陳紀這樣的出身和地位,是不太看得起這群海外島民的。尤其是大家都知道劉伯如今正在淝口邑裡種田養豬,縣令請一個養豬的人來做客,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既然縣令特意邀請,季龍也不好拂他面子,便與眾人折回,進入苑囿內。
經過一條林道走了數十米,上一個臺階,登上一塊高地,上面綠草如茵,中間有個巨大的亭子,上寫篆字“漢美亭”三字。亭子南北兩側連著寬敞的迴廊,遊人可以在迴廊上憑欄遠眺,山下的淮水、淝水和壽春城盡收眼底。
這個亭子是紀念伍被的亭子。伍被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手下八公之一,八公山的名稱正是來源於這八個人。劉安謀反,伍被曾經屢次諫阻,劉安不聽,後來事發,伍被投案自首。史稱“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美,欲勿誅”皇帝因為伍被多次宣揚大漢的美好來諫阻劉安,打算不殺他),“漢美亭”的名稱即源於此。
漢魏時人有郊遊宴飲的習慣,這是一種社交形式,所以幾乎每座城市附近都有一個著名的冶遊場所。例如洛陽附近的平樂觀,曹植的《名都篇》描寫了他少年時代經常跟京城裡的王公子弟貴族名媛在平樂觀打獵宴飲的場景。
而漢美亭就是壽春城外著名的冶遊聖地。
穿越眾登上山頂,見到壽春令陳紀攜帶兩名夫人和女兒陳穎、兒子陳昊在漢美亭中與多位壽春名流談話,這些名流也大都攜帶家眷。
穿越眾一到山頂,所有人的眼光便全部被他們吸引了過去,在座的很多名士名流和他們的家眷都是第一次見到穿越人。
陳紀上次見到穿越眾的時候,他們穿著統一的藍白校服,加上在宴會上各種應酬喝酒,他沒有機會仔細打量穿越女生。這一次見到,終於印證了他所聽到的種種傳說:“果然全是神仙人物啊!”
陳紀只有三十多歲年紀,正是風華正茂的年代。他出身世家豪族,丹陽郡名士,相貌堂堂,又身居高位,屬於漢代女人眼中的男神級高富帥。他的兩名小妾也算是丹陽郡頂級美女,可是此時站在穿越眾女生面前,立刻變成落入鳳凰窩裡的兩只雞。
與漢代服飾的大同小異不同,穿越眾的服飾可謂是千人千款,除了男生的t恤有不少款式差不多之外,女生服飾簡直就是五花八門,饒是他陳紀一代名士,也想象不到這世上會有這麼多種款式的服裝湊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