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相反的,只要順著他,很多時候董卓也是十分大方豪氣的,尤其是在官位,權利,財富等東西上,只要不動他的根本,肯給他效力,董卓絲毫都不會吝嗇這些東西,這也是李儒等人雖然知道董卓殘暴,但也一直忠心耿耿的原因。
尤其是董卓一手帶出來的西涼兵,別管在外面,在天下他們的風品有多差,但在董卓面前他們確實是絕對老實的,哪怕是東漢以來一直誰也不服的姜人部落,對董卓也是服服帖帖的。
為毛,就因為董卓不歧視任何人,他只在乎你是不是給他效命,同時有功的話,董卓出手也是絕對大方的。
不像其他權貴,就算你給人家賣血,賣腎,賣兒賣女的,最後搞不好人家反而覺得是理所應當的,只是給你一點意思上的贊許一下,實際上毛線也撈不到,這種對比下,出身低微的西涼軍和姜人部落的遊民們選誰投靠還用說嗎?
看著朝陽升起,董卓心中思慮的想道:“這個身份雖然有些坑,但不管怎麼樣我也是人道氣運在身了,雖然估計是掙不到最後的,但我完全可以接著這個身份收集到很多東西,大漢現在幾乎是完全佔據了東勝神州,各自修煉功法以我的地位完全可以想辦法收集。”
“實在不行,咱還可以挖墳盜墓,怎麼著肯定是會有收獲的,如此也不算是白來了。”
好一會心中思慮著未來打算的董卓才發現了自己身後不知不覺間已經站著了一個熟希的消瘦人影。
“文優,你來了”雖然才剛剛融合,但惡屍董卓喊起李儒來也是絲毫不陌生的。
“相國今天是有什麼要安排嗎?”李儒小心的問道。
“文優,本相現在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了,而站在本相頭上的也不過是本相扶持的傀儡娃娃而已,實際上本相已經是這個天下最有權勢的人了,你說本相還有什麼追求可以去做的呢!”董卓莫名的開口說道。
“這,相國的意思是?”李儒驚詫的看著董卓問道。他感覺今天的董卓好像和平時有些不對勁。
不是氣息上的不同,也不是其他的問題,純粹是從前的董卓幾乎沒有流露出過的一面。
“難道真的是抵達人生巔峰之後,空虛寂寞了。”
李儒不知道董卓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但他並沒有懷疑過董卓的身份,畢竟他李儒也不完全就是個凡人,素日不成仙道,但卻也會不少左道練氣之法,氣運牽連下,他百分百的肯定眼前的人就是他的主公,西涼董卓。
“你對上古三教有何看法?對那些仙道門派這麼看?”董卓試探的問道。從之前的記憶中,董卓知道李儒並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寒門書生,而且之前這些事情也一直都是交給他來處理的,作為一個地道的豪強之子,董卓少有過問這些事的時候。
“這,相國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了,上古三教和我等關系並不大,相國何必操心呢!”李儒額流冷汗的說道。
“我是不想在乎,可人家高高在上,誰知道會不會什麼時候被人一腳隨意的踩死了,以前本相什麼也沒有,爛命一條,怕個鬼啊!現在本相什麼都有了,能不顧及嗎?董卓沒好氣的說道。
“你是那派的?”
“呼。”聽到董卓的話,只以為董卓只是擔心的問一下而已的李儒悄悄的鬆了口氣。
李儒拱手說道:“儒那派都不是,只是傳承了一下散仙的手段而已。上古三大派雖然強大,但自從殷商亡而稀粥立開始,就已經沒有在明面上的四大部洲活動了,現在的所謂三教門人不過是三教二代弟子為宣傳道統而立下的罷了。”
“但他們大多是都是在仙山福地之中潛修,少有步入人間之輩,更別說是插手人道鼎革之事了。”
“所以相國其實不必過濾,相國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漢丞相,身上聚集了大量的人道氣運,沒有那個修仙之人會願意和相國産生什麼因果糾葛的。”
“所以相國放心,不會有高人對相國主動出手的,而那些邪道散修之流的人物也不可能越過相國身上的人道氣運傷到相國絲毫。”
“你能保證?萬一出現個不怕死的呢!”董卓再次問道:“這年頭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人多的去了。”
“相國放心,仙人最是貪生了,只要長生有望,誰也不會自己找死的,犯了相國,不管如何都是仙道難成,九成九是直接被氣運反噬而死的下場,沒有人會願意做的,而那些仙道不成者,雖然不知此中微妙,但卻又哪裡傷的到相國呢!”李儒再次保證道。
“不妥,不妥,本相豈能把自己性命寄託在他人膽量之上。”董卓搖了搖頭說道:“回頭下朝之後你跟我去趟丞相府,本相有事要詢問。”
“額,是。”雖然一時有些摸不透董卓的想法,但李儒還是恭敬的應下了。
朝堂之上,年幼的漢帝劉協顫顫抖抖的端坐在皇位上,下方董卓龐大的身體站在首位俯視著下方跪伏著的文武百官。
“看著這一眾老臣以及最後尾處趴著的那兩個年輕人,董卓洪亮的嗓子如鐘鼓般響徹在空曠的大殿上。
“本相自上任以來多有懈怠,畢竟人無完人,本相也是需要休息的,所以今天休息好了,本相就要行使大漢丞相的權利和職責了。”
“今天本相一共就說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各州郡所有武裝軍隊,不管是義軍還是官軍,全部都不許超過一萬人,記住是整個州郡,凡違逆者視為圖謀不軌造反大罪,當誅九族,以儆效尤。”
“當然本相也知道現在各州郡內有很多的盜匪,黃巾軍之類的叛逆,所以這道命令本相會給予半年期限再完成的。”
“這半年時間就是責州牧刺史必須在半年內將自我境內的盜匪全部圍剿殆盡的準備時間,凡做不到的輕者罷官,另選賢能,重者以養寇自重論處。”
“我大漢就是有著太多的庸碌之輩,所以才會到處都出現問題,自即日起,大漢當任用賢能,而罷免庸才。”
“這,怎麼可以?嗡嗡…..”董卓話語剛剛落下,下面的眾多老臣當即驚駭的議論紛紛起來。
顯然董卓這明目張膽的收兵之舉以及那隱隱要打破世家權貴的仕途安排的慣例讓在場的眾人有些心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