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陽光,斜照進窗邊。
團市委位於市委大院的南邊,全由青石磚壘成的三層樓,高大堅固如同城堡,外牆爬滿了紫藤,又顯得格外清幽。
楚女躺在一張舊藤椅上,腳架著桌子,看著南劍一中寄來的《像樹》社刊。
學生期刊她向來是不看的,這些校刊社刊的學生文章,在老師指導下根本就看不到學生的真實感想,毫無文學價值和思想火花,有什麼可看的?
但這次不同,《橡樹》是由楊子建主編,而且這位學弟的奇思妙想很合她味口,因此勉為其難地拿起這本薄薄的“期刊”,看了看扉頁——
橡樹
總第一期1991年9月)
南劍一中語文組、南劍一中高一2)班橡樹文學社聯合主辦
指導老師:林可純、崔攸
執行主編:汪灩、楊子建
責任編輯:張怡敏、錢麗、林逸、孟雲……
“楊子建,你也墮落了,就這幾張破紙幾篇文章,你就搞了幾十個編輯,封了那麼多‘幹部’,連文學社都來玩官本位,真是太讓我失望了!”楚女輕罵道,已經有了一種將它撕爛的沖突。
還好,楊子建的大名讓他忍住了。
在左下部的空白處,有一則《主編小故事》,大概是出刊感言或編者按之類的吧,為了理解楊子建的辦刊理念,理解全刊的核心思想,她還是決定讀一讀——
“高中體育課上完後,男生三三兩兩地回到教室,偶爾幾個通紅著臉,仰頭喝掉杯裡的水。
有的男生找女生借餐巾紙擦臉上的汗,衣角還上下翻動扇風。
女生一群一群走進教室,嘻嘻哈哈交頭接耳,討論著誰和誰的八卦。
期間伴隨著幾聲高分貝的尖叫:‘誰喝老孃杯子裡的水了?站出來!’
還有一些不耐煩的同學在試捲上寫下名字後,互相抱怨道:‘天天小考週週大考,考毛啊!’
我微笑著就站在他們身邊,在忍不住想插嘴的時候——
忽然間,眼睛的一切都不見了,光影朦朧,只剩下手裡捧著的一張陳舊的畢業照。”
楚女開始倒沒什麼,但看到最後那句話時,突然間內心最柔軟的部位被揉捏了一下,那些過了五六年的記憶猛然湧上心頭,淚水像止不住的水龍頭淌了下來。
在故事右下角還有一行字:
“在還沒變成畢業照前,請珍惜你的高中生活——楊子建。”
學生看了這則小故事只認為有點感動,並沒什麼感覺,但對於畢業出去的校友,甚至在校老師們,看了這則故事,這麼簡短的小短文,那種莫名的懷念,但那歲月流逝的感觸,真的深入骨髓,讓人淚濕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