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鎮長等人拿到楊子建“家鄉系列文化散文”的作品清單後,吩咐他以後每隔一段時間,將新發表的作品清單寄一份給鎮政府。
楊子建當然答應。
時間很緊,火車不等人,馬鎮長三人就向李閔老師和楊子建告辭了。
李閔老師和楊子建送他們到校門口,那裡停著一輛綠色的吉普車。
校門前一排路燈散發著明亮的銀光,閩江對岸的城市五光華十色,天空一輪新月朦朧而迷離。
楊子建站在馬寧老師身前,看著這位留著短發、長相很清爽秀麗的年輕女教師,他有種莫名的感情,馬寧老師給他的感覺更像是一個姐姐,雖然她真正接手楊子建班級才一年半,但對他影響非常深遠,初中就是在她的鼓勵和縱容下,才開始喜歡上寫作,最後走到文學道路,這位馬老師功不可沒。
他關心地問道:“馬老師,你要連夜回學校嗎?”
馬老師很自然地拉了拉他的校服衣領道:“嗯,送馬鎮長上火車後,我和校長就坐鎮政府的車子回南塘,明天還有課呢。子建,你身體本來就虛弱,在一中讀書要注意勞逸結合,多鍛煉身體,別因為寫稿子,就把身子給弄垮了!”
“我會注意的。”楊子建點頭道,“路上要小心一點,叫司機車開慢點。”
綠色吉普車開動,緩緩朝著公路的南方駛去。
楊子建站在那棵銀杏樹下不斷揮手,等車子消失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之中,他才心潮澎湃地回身,卻看到李老師若有所思地看著自己。
“把聘書給我看一下。”李老師道。
楊子建立即遞給他。
李老師翻開看了一遍,目光卻有些閃爍道:“如果南塘鎮開發旅遊業,我投資旅遊公司或其它行業,應該會很有前途吧!”
我靠,你這還是老師嗎?
楊子建一邊腹誹,一邊點頭道:“南塘鎮公路雖然不行,但它有鐵路幹線,這是一大優勢。而且隨著改革開放,肯定會把國道、高速公路建起來,經濟前景會越來越好,吃住行遊購娛各行業都可以放心投資,肯定能發大財。”
李閔把聘書還給楊子建道:“哪天我去南塘鎮走一趟,到時你給我當導遊。”
“好的。”楊子建道。
李閔一邊走,一邊道:“明天中午到我家裡來吃頓飯,你師母想見你一下。到時你把《南劍日報》的專輯報紙拿來——你放心,我已經問了報社的記者朋友,言叢編輯對你評價非常高,你不用擔心會有負面評語。”
“啊?”楊子建驚愕了一下,只好點點頭道,“好,我會去的,謝謝老師和師母關心!”
師生二人回到高一2)班教室。
李老師坐回講臺前批改單元考的試卷,他想了想,翻開楊子建的試卷,裡面有道數學題的小數點楊子建顯然是不小心點錯的,他幫楊子建改正,然後把原來的“叉”,改成了勾,分數也提高了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