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九一之小作家 > 第32章 我願化身石橋

第32章 我願化身石橋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家教]廢材少年的掰彎史 重生後,我的後宮都想上我 樓下鄰居是當紅明星 讓愛成回憶 青鋒黨 狐貍,你逃不了了 我不是雙性戀 獨寵呆萌小受 文娛百科系統 無攻不受縛 青衿悠悠 荊朝 燕然勒石之鷹揚 鄉村大富翁 遠去的三十年 協約 無風起浪 三國帝圖 【沙海】無稽 我有奈何橋

做完作業後,楊子建總算抽空寫了兩篇散文:《關帝廟與虎祠》、《月下古井》。

連同修改過的《寂寂慧照庵》,這三篇文化散文楊子建決定明天分別寄給南劍日報的簫鼓、南劍日報的言叢和僑報的編輯——《寂寂慧照庵》帶點佛教迷信內容,因此只有《南劍僑報》可能會刊用,這份報紙主要發行物件是港臺和海外僑胞。

翌日週三上午,捷報頻傳。

首先是《南劍日報》“丹霞”版發表了楊子建的《南塘風雨橋》,其次是《南劍廣播電視報》發表了《南塘古巷》,最後是《南劍橋報》也發表了《天後宮與電影院》。

《南劍僑報》其實也是楊子建一個重要的宣傳陣地,他希望用自己的作品,吸引一些港臺同胞和海外華僑對南塘古建築文化的重視,為以後開發古鎮旅遊吸引投資者和遊客打下基礎。

簫鼓還寄來了一封樣報加約稿信,在信中,他贊揚了楊子建的南塘鎮文化散文,並加以鼓勵——

“子建:您好,樣報奉上。您寄來的兩篇作品,文筆清雅,內涵樸實,情感真摯,帶著對家鄉名勝歷史的深厚感情,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作,這次由於版面有限,先用《南塘風雨橋》,下期再發《千年古塔》——該篇我要核對一下《南劍府志》。南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我去拜訪多次,卻沒你寫得如此深入。希望你再多寫一些此類作品。繼續努力,祝好!簫鼓。”

《南塘古巷》和《天後宮與電影院》倒沒什麼,但《南塘風雨橋》這篇作品,卻以出乎意料的速度在全校流傳開來。

許多同學跑到圖書館、教師辦公室、辦公樓會議室、學生會等處將文章抄進筆記本,然後互相傳抄,居然成了一種時尚。

原來,楊子建在寫“風雨橋”的歷史追源時,不僅寫了《南劍府志》記載的鄉紳陳瑞為了積功德出資建造風雨橋的歷史,還著重描寫了一個民間傳說版本:這是一個愛情故事,即某位秀才,因為愛上一個女子而求不得,於是在女子經常渡河的地方,建一座石橋,守候五百年,只為在來世求那一次情緣。為此楊子建還記載了一個佛教愛情典故——

“阿難對佛祖說:我喜歡上了一女子。

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

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

結果,很多同學們,特別是女生們感動得一塌糊塗,丟掉了那個追求“功德”的《府志》史實,而向楊子建詢問為了愛人而建橋的那位男子的名字,並不斷進行“空對空”的討論和考據。

不僅如此,連市裡許多青年讀者,紛紛打電話到學校,想透過楊子建這位作者,瞭解風雨橋的真實背景。

幾乎所有讀者都猜測,那位叫陳瑞的鄉紳,其實就是追求愛情的男子,因為古代都是包辦婚姻反對自由戀愛,正史當然要將“愛情事實”篡改為所謂的“積功德”這種迷信說法——我的老天,古代人都很迷信好不好,那些鄉紳為了積功德養名望,不斷造橋修路,施粥施藥。

楊子建恍然明白,自己走“文化散文”路線是沒錯,但技能樹可能點錯了,餘大師的散文,最有名的《道士塔》、《莫高窟》等,宣揚的是西方侵略者對中國文化的大肆掠奪,抒發愛國主義情懷,容易引起共鳴,這方面自己暫時學不起,但《南塘風雨橋》的成功告訴自己,可以學學心靈雞湯,在自己的散文中新增些後世感人的段子。

“這橋剛好建了五百年,那麼男子轉世後,現在應該與女子結婚了吧!”汪灩也跑來問道,“你應該考證清楚後再寫文章,我可以斷定:那名男子就是陳瑞。”

“我的娘耶,都過去五百年前了,怎麼考證?”楊子建翻白眼道,這個問題幾乎被班上的每一位同學問過了。

汪灩叫道,“才五百年而已,一個白鬍子老頭活久點上百歲也有可能吧,五個白鬍子老頭口耳相傳,怎麼會不知道呢?”

楊子建故作認真道:“你有沒有考慮戰爭?明末、清末、民國,一打仗就是十幾年,刀劍無眼,再老的老頭都得死掉。而且那個男子也是一個笨蛋,為了追求女孩去建座橋,還要等上五百年!”

汪灩立即眼神不善地瞪著楊子建。

楊子建不理她,加緊修改《關帝廟與虎祠》、《月下古井》和《寂寂慧照庵》,在描寫景物的同時,不斷加點感人的“雞湯”進去。

汪灩突然拍案叫道:“我決定了,明天橡樹文學社成立大會召開後,週末第一個採風地點,改放在南塘鎮的風雨橋,你沒意見吧?”

楊子建無所謂道:“可以是可以,但到鄉下,你首先得要有車子,還有就是吃飯的問題……”

汪灩眼珠一轉道:“車子的事,我會找我爸爸解決,吃飯嘛,我們集資聚餐,買好菜,到你家去做,這沒問題吧?”

楊子建叫道:“當然有問題,我家雖然窮,但還是有尊嚴的——最重要的是,我家裡衛生狀況不是很好,你能忍受一邊廚房一邊豬舍的環境嗎?”

汪灩感覺惡心,尖叫道:“你家的廚房,就建在豬圈旁邊?”

楊子建道:“當然不是,是豬舍就建在廚房裡面。而且,煮豬食的鐵鍋,和煮飯菜的鐵鍋是同一口,洗一洗混著用的……”

汪灩捂著耳朵連忙逃開,再轉頭看楊子建時,覺得楊子建全身豬屎味般讓人嫌棄,應該從裡到外好好的用毛刷清理一下,就像自己五歲的小表弟一樣,洗得白白嫩嫩,幹幹淨淨!

楊子建則不懷好意地冷笑:南塘古鎮雖然歷史悠久,古建築眾多,但同時鄉村衛生環境也差到極點,你們真去風雨橋採風,就準備去踩一大堆的人翔、狗翔、豬翔吧!

現實與文學,往往是兩碼事,所以才會有“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說法,但有時,這個“高”可是高出好幾座喜馬拉雅山。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凰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