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主任辦公室,一個不足十平方的狹小空間裡擁擠的擺放除了常規的辦公桌和檔案櫃之外,還擠著一張床,這是劉敏向醫院裡要求的,這一次的臨危受命,她對於急診的工作做了充分的估計,她也明白,此後的很長時間,至少在急診科工作完全走入正軌之前,自己估計有不少夜晚都要在這裡度過了。
劉敏坐在主任辦公室的椅子上,望著天花板,腦海中浮現出自己要來的幾個年輕人,為了這幾個人,她著實費了不少的口舌,為此甚至還幾個科室的主任吵了一架,如若不是自己一直深受院領導的信任,加上這次急診科的擔子比較重,即使一向強勢的她不能保證這幾個年輕人能留下一個。不過現在看來,也是值得的,幾個年輕人的表現至少還在她的意料之中,除了肖然,不過心中倒是對他更期待一些。
“咚咚咚……”
一陣敲門聲打斷了劉敏的思緒。
“進來吧,怎麼不先把東西放櫃子裡?護士長沒有給你們分櫃子嗎?”
劉敏起身拉開辦公室的門,外面站著四個各抱著一堆東西的身影,尤其是趙麗娟,嬌小的身影幾乎完全被懷裡的東西遮住了。
“護士長分過了,我們只是覺得需要先見見主任,就抱著東西上來了。”
肖然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帶著青澀的味道解釋著。即使對自己有著充分的自信,沒有經過太多社會歷練的他還是對這個不熟悉的急診科主任有著一絲畏懼。
“那就先把東西放在床上,自己找地方坐下,咱們先聊聊。”
劉敏並沒有在幾個年輕人面前顯示自己一貫的強勢,溫柔的語調也似乎更能安撫幾人初到急診科迷茫的心。
“護士長應該也對你們說了一些急診科的相關情況了,這裡和你們以往待過的科室是不一樣的,在這裡沒有專業的區分,甚至連內、外、婦、兒的分別都微不足道,準確的說,急診科是全科醫師的培養基地。當然,你們要做到不僅僅是全科精通,也不能失去自己專業的掌控。”
急診科的醫生必然是要面對各種不可預知的疾病型別,全科的精準把握也是必然的要求。不過,劉敏似乎對於幾個人的要求更高一些,也許是對於急診科未來發展的考慮,她提出了在全科基礎上的專業類別區分發展。
“急診科的工作分為急診內科、急診外科和急診院前三大塊,急診兒科、婦科和五官科的工作目前仍是由相關科室自己承擔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你們不需要這些相關專業的知識了,這些你們可以不去深入掌握,但是來就診的相關病人,你們必須能夠做到準確的預判和處理,盡可能保證相關科室來會診前病人的安全。我會依照你們的特點給你們安排專門的師傅,讓你們可以快速成長,進入角色。當然在你們能勝任的時候,首先會讓你們擔任院前醫生,坐著急救車到院外去處理病人。”
聽著劉敏的話,肖然四人也望著主任的笑容,這笑容中藏著的不可預知的東西讓他們無所適從,他們也明白自己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對內、外、婦、兒和五官各科知識技能的系統掌握,自己都是偏袒一科,真的能做到這一切嗎?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很強勢,但是我並不獨裁,我做的決定雖然說不會輕易更改,但是,只要你有能充分說服我的理由,對其他人一樣,對你們也一樣。肖然,我和你一樣,是個外科醫生,我是普外科醫生,想勝任急診科主任的角色,我也需要和你們一起系統的學習其他各科的知識技能。我今年都四十多歲了,你們才二十多歲,還是學習的黃金年齡,我能做到的,你們也一定能做到,而且,必須做到。”
劉敏的強勢是毋庸置疑的,她的話語中沒有一句問話,全部都是肯定句,不容人做絲毫的更改。但是幾個人也深深體會到,主任的強勢不僅僅對於別人,也於她自己也是同樣的,如此的年齡和他們一起去學習全科知識難度,使得他們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
“好了,我要和你們說的就這麼多了,你們有什麼想問的也可以問。”
劉敏微笑著眯著眼看著面前的幾個年輕人。觀察著他們的表情變化,似乎分析他們臉上五彩的表情變化是她最容易判斷各自的特點的方法。
“主任,您開晨會的時候說大急診,究竟什麼才是大急診?”
肖然對自己會突然被分到急診科有著滿肚子的疑問,他也想想在就找劉敏問清楚這一切。但是,面前的主任是一個他完全不熟悉的人,什麼樣的脾性他根本不知道,只知道她一貫強勢,一肚子的話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還是現先探探口風,瞭解瞭解再說吧。
劉敏看了肖然一眼,意味深長的笑了笑,似乎看出了他內心的想法,肖然在劉敏的注視下悄然的低下了頭,一股少有出現的害羞感覺出現在他的心中。
“大急診其實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很難,簡單地說就是能在急診科快速解決的都要在急診科解決。咱們醫院準備建立的大急診模式是要在急診科設立獨立的急診重症病房、急診檢驗和急診藥房,並且在放射科等一些對急診科有協助的科室開闢綠色通道,急診優先。經過急診科的危重病人,要現在急診完成診斷、會診和搶救,平穩之後再轉入相關科室進一步治療。包括需要手術的病人,如果手術範疇超過急診科的能力,可以先請相關科室專業人員聯合手術,術後入住急診重症病房,平穩之後再轉入相關外科。當然這有很長的路要走,也需要你們和我一起努力。當然,在大急診模式下的醫生也絕不能是單純的全科醫生,而必須是有著明顯專業特長的全科醫生,這也是你們努力的方向。”
經過醫務科的歷練,劉敏在任何時間說話都極具煽動性,簡單的話語讓年輕人們覺得熱血沸騰,似乎連她也被自己描繪的藍圖吸引了,臉上露出一種憧憬的顏色。但是,很快恢複過來的她還沒有忘記對年輕人的一番鼓勵。
“可是,關鍵這需要多少人呢?咱們科裡有這麼多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