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五兒悄悄側過臉,用餘光觀察著寶釵臉上的神色, 只見寶釵臉上神色很淡, 唇邊沒有半絲笑意, 她幾乎是百無聊賴地隨口應了一句,“媽指的是什麼?”
薛王氏顯然並沒有意識到女兒的興趣缺缺, 依舊情緒高漲,“我的兒,媽知道, 你從小就是最知禮的, 你姨媽就很看中你, 已經和我透出意思來,說小選的事被擱置了也好, 日後你就嫁給寶玉, 親上加親……”
“媽!”寶釵嬌嗔地喚了一聲, 隨機低下頭, 做出害羞的樣子。但是薛王氏注意不到的是,她眼底的神色非常冷淡, 顯然並不為這個提議而心動。柳五兒注意到這個, 終於放下心來:起碼今天是用不著她出手了, 寶釵還對進宮抱有期望,根本不會考慮嫁進賈家做“寶二奶奶”的事。
“我的兒。”薛王氏笑呵呵地拍了拍寶釵的手,一臉的慈愛, “這是你的終身大事,這屋裡又只有咱們母女兩個, 對著媽還有什麼好害羞的?你就只管告訴媽,你覺得你寶兄弟如何?依我說,這事就這樣定了也好。”
寶釵倚著薛王氏的肩膀沉默了片刻,才一臉嬌羞地開口,“媽,這種事女兒只有聽媽和哥哥的話,哪有自己過問的道理?”不等薛王氏笑著說什麼,她又忙道,“只是女兒從小就一心想著小選進宮,當年爹也一直都是這樣教導女兒的,也就從來沒想過這種事。現在媽忽然提起這事,女兒倒不知道該回答什麼了。”
薛王氏沒有預料到女兒的反應竟是這樣,不由得愣了片刻,才焦急地說:“我的兒,媽自然知道你從小的志向,但是現如今小選這事已經……”
“媽,您先別急,先聽女兒把話說完。”寶釵笑著安撫了一下薛王氏,才繼續道:“女兒只是覺得,女兒年紀還小呢,寶兄弟的年紀還要更小一歲——現在說這事,恐怕是還早了些。再說,這小選的事,只是暫時擱置,並不是說就不選了……”
“可是賈家這樣的好人家,有的是人家的姑娘想要進門。你寶兄弟可是咱們家難得的知根知底的郎君,若是現在不定下來……”薛王氏頓了一下,眼中又閃過一抹莫名的情緒,“釵兒,你姨媽也和我說了實話了,這賈家的老太太,恐怕是一心想撮合你寶兄弟和她那外孫女兒。這或許你也看得出來——但是,這門親事若是已經板上釘釘,媽也不會和你提起這件事,讓你為難。你可能不知道,你姨媽心裡很不喜歡這位林姑娘,一心只想讓你做她的兒媳婦……”
“媽!”
“好,媽不說這個了……總之,你寶兄弟的親事,可是會出現變數的,你可要拿定主意,千萬別耽擱了自己!”
寶釵眨了眨眼,笑道:“既然是這樣,那這門親事咱們就更不用著急了。”她輕聲細語地分析給薛王氏聽,“媽,你想,寶兄弟的親事,現在是賈府老太太和姨媽各有人選,恐怕暫時誰都說服不了誰,也誰都不能把這事給定下來。這確定不下來的事,咱們現在急沖沖地出頭有什麼好?不如等事情能定下來了,再說。”
薛王氏緩緩點頭,似乎已經接受了寶釵的說法。
寶釵覷著母親的臉色,繼續趁熱打鐵,“而且,女兒總覺得,因為……寶兄弟的親事,姨媽心裡是不希望女兒進宮小選的,不然怎麼會小選這邊剛耽擱下來,就和您提這事——媽,您也知道,賈家的大表姐,可是參加了兩次小選才終於進宮,當了太子身邊的女官,那之前,第一次小選落選的時候,姨媽可沒急慌慌地就為大表姐訂親呢。”
“這事我卻真的一時忘了……”薛王氏搖著頭,露出恍然的神色,“我的兒,還是你靈醒,你大表姐雖然進了東宮,但是這一兩年一直沒傳出來什麼聲音,我卻是忘記她參加了兩次小選的事了。”
當朝的小選不比秀女大選,沒有三年一選的定數,有時隔著四、五年才選一回,有時皇上、皇後動了念頭,又可能一、兩年就選上一次。近幾年,宮裡宮外將近成年的皇子、公主、世子、郡主不少,幾乎每隔一年都要小選一次,有的參加小選的姑娘第一次參選的時候才剛十三歲,兩年後也就是十五歲,再參加一次小選也沒什麼問題,賈家的大姑娘元春就這樣參加了兩次小選,才終於被選中,進了東宮在太子身邊做女官——而這樣的運氣,卻又不是人人都有的了。
“媽,你想想,以賈家這樣的人家,尚且要把家中嫡女送進宮去小選,可見這事對一個家族來說,是多麼重要。現在咱們家好不容易拿到了這個機會,怎麼能平白地就不要了呢。”
有了元春的例子擺在那裡,寶釵又循循善誘,薛王氏的心思念頭很快就被轉移開來,話裡話外也不再勸導寶釵應下和寶玉的親事了。
柳五兒在門外聽到寶釵的話,一時也不知道該喜該憂——喜的是寶釵的心思盡然如此不可轉移,一心想要進宮,和她的意願不謀而合,倒是省了她不少事。但是與此同時,似乎又看不到什麼自己對於這件事的影響,也體現不出什麼價值,讓她難免有些失落。
可是失落也總比完不成任務來得好!
屋內母女兩人的談話還在繼續,但是既然暫時沒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柳五兒也就趁機走起了神。
雖說寶釵現在的做法很合她心意,自己的決心也很堅決,但是小選進宮這種事,畢竟不由著她們兩個安排,例如“因為皇帝身體不好而被擱置“這種意外,她們主僕兩個就毫無辦法。因此,進宮這種最終能不能成,還要看老天爺的安排,還有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