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心中也嘆息:當年臥底幼兒園當老師時,見多了媽媽奶奶們每天在群裡追著問老師“我家寶貝今天吃了多少飯?如果沒吃飽麻煩給喂一下”。
那些家長們都唯恐孩子不肯好好吃飯。
瞧瞧這三個?!
餃子煮成的糊糊,他還夢想天天吃!
兒童生理發展規律之一:孩子不肯好好吃飯,主要是因為不餓。
“想吃飽,可以。”葉蓁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果然就看到三兄弟眼睛都亮了。
只不過老大葉鷹眼裡的光很快就滅了:他覺得不可能!葉蓁肯定做不到。
如果葉蓁真的能做得到,怎麼之前那一年,四姐弟集體捱餓呢?
可是兩個小的卻眼裡冒光,直勾勾盯著葉蓁,等著葉蓁的下文。
葉蓁指了指家裡:“想要吃飽,很簡單,以後家裡的家務,都由你們來做。”
三兄弟都是一愣,老大葉鷹第一反應就是“這是一個坑”!
在家做家務如果能夠做出來吃的,那之前一年葉蓁把家務都做完了,怎麼不見能吃飽?!
這是想忽悠我們幹活兒呢!
葉鷹正要反駁,葉蓁似乎看出了葉鷹的不忿,冷笑一聲:“我一天到晚把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上,哪裡還有時間上山去打獵?哪裡還有時間去找吃的?哪裡還有時間去掙錢買米買油?”
這話一說,三兄弟都沉默了。
是啊,過去的一年,葉蓁家裡家外一手抓,三兄弟啥都不肯做,每次葉蓁想叫他們做點家務,三兄弟就各種反抗各種“報復”。
所以葉蓁每天都很疲憊的樣子,不僅要做事,還要跟三兄弟鬥智鬥勇,自然脾氣也大。
沉默了十幾秒,老大葉鷹率先開口:“你是說,只要我們三兄弟把家務做了,你就能保證我們吃飽飯?”
“吃飽飯”此時對三兄弟誘惑無窮。
雖然做家務很累,可是如果真的能吃飽……這跟出去打工掙飯錢也沒什麼區別吧?
葉蓁最不喜歡聽“保證”兩個字,像是自己欠他們的。
家務是家裡每個人力所能及都應該去做的事情,三兄弟現在年紀不大,沒能力出去覓食,那就應該在家力所能及地把家裡的事情做了。
葉蓁這也就是穿越過來有著一個二十三歲的靈魂,才願意承擔起家裡的養家大任。
老大葉鷹這話說得,好像他們做家務是為了葉蓁一個人做的似的!
不過太多的道理葉蓁也不準備對三個孩子說,畢竟他們還小,說太多了,他們聽不懂。
她只一臉認真地說:“我們可是分了家的,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們要負責給我打工,做好了,我給你們吃的食物抵工錢,不做,就沒得吃。至於吃什麼,吃不吃得飽,我只能說盡力去掙錢,不保證你們頓頓都吃飽吃好。當然,你們也可以拒絕來給我打工,自己去鎮上找事做養活你們自己。”
三兄弟都有些錯愕:之前葉蓁給他們吃了那麼好吃的糊糊,又說要來談談,他們還以為葉蓁這是後悔分家,想要回家來,不分家了。
怎麼好像跟他們想的不一樣?!
葉鷹嘴唇抿了抿,覺得葉蓁這也太薄情,心中莫名就涼了半截,若是以前,他一定硬氣地拒絕了,可是餓了兩天以後,他的骨頭沒那麼硬了。
餓著肚子為了一個饅頭去跟成年的乞丐打架的滋味,他不想再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