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升了之後,確實資源來得要快上很多。
只不過,最大的問題在於,這條科技線轉化成實際戰鬥力的週期太長了。
就算有了資源,還得將它們用來升級兵種、生產高階兵種等。
只怕兵種還沒升起來,就被敵人給平推了。
沈牧觀察過敵人的進攻方式,平均每半個時辰遊戲中的一年)會有一波進攻。
而且每一波進攻的強度,都比上一波提升了20以上。
差不多到了第七波進攻的時候,強度足足比第一波翻了一倍!
從這時候開始,敵軍的強度雖然恆定下來,但玩家也已經離投降不遠了。
另一方面,他也透過多次實驗,記錄了單條線“攀科技”的時間:
如果單純將兵種升到頂級,需要一個半時辰;
科技升完後,再生產一支高階兵種的滿編制軍隊,需要兩個時辰。
升級城防到頂級,同樣需要一個半時辰;
如果是升級城市建設,提升資源獲取效率,需要一個時辰。
之前的玩法大多是城防和兵種一起升級,以守為主。
但這種情況下,資源完全是入不敷出。
後期補兵不及時,便被一波平推。
也有玩家試過分開發展的路線:
甲、乙、丙這三座最容易受到攻擊的關城,只爆低階兵。
並將一部分士兵調去丁、戊、己三城協防。
這三座城就將所有資源用來攀科技——一邊升經濟,一邊升級兵種。
至於甲、乙、丙這三座城,就相當於被主動放棄了。
不得不說,這種玩法確實讓玩家看見了一線希望。
但遺憾的是,資源獲取速度太慢了。
往往兵種升到了頂級,卻沒足夠的資源去造滿隊計程車兵。
當然,也有試過將丁、戊、己三座城,全部拿來攀經濟或者升級兵種的玩法。
不過,堅持的時間,還趕不上前一種玩法。
要麼時間不夠,要麼資源不夠,總有一個地方卡住。
問題在於,之前的那些玩家,完全沒有挖掘出自己失敗的原因。
因為他們不像沈牧,會精確記錄下各項資料,並進行時間點和資源上的分析。
沈牧在前世比較手殘,很少玩即時戰略類遊戲。
就算玩也是f2a的操作,靠經濟碾壓取勝。
但是,他很喜歡看《星際爭霸》《魔獸爭霸》的直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