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牧回家之後,便開始著手對《暴力摩托》的魔改計劃。
在前世,這款遊戲是ea公司推出的,首次出現在電腦端的時間是1996年。
國內的大部分玩家接觸到這個遊戲,差不多要到2000年了。
那時候的pc端遊戲開發很落後,畫質完全趕不上主機端,賽車類遊戲就更少了。
《暴力摩托》便應運而生了,它當時可是和《極品飛車》一同上線的,但兩款遊戲的發展道路卻截然不同:
《極品飛車》續作都出了n部了,但《暴力摩托》卻一直沒有官方的續作,山寨的倒是不少。
後來出的類似遊戲,比較出名的有《公路救贖》和《路怒》,雖然畫質提升了,玩法更多了,但卻找不回當初的樂趣了。
那時候,在網咖玩《暴力摩托》的老網民,通常都是在辦正事之前,爽一把打發時間。
比如下載小電影的間隙,或者正經遊戲開始前,以及在聊天室等人的時候。
畢竟,《暴力摩托》是休閒遊戲,贏不贏比賽不要緊,把對手踹飛更重要。
除此之外,不同玩家有不同的玩法。
有愛好和條子互懟,有專精撞行人的;
也有各種花樣作死,看摩托車手被撞飛幾十米之後,爬回去找車的。
甚至還有放棄摩托車,徒步跑到終點的玩家。
前世的沈牧,小時候偷偷跑到網咖上網時,也玩過這款遊戲,這種暴躁的風格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現在隔的時間太久了,能回憶起來的細節有限。
好在他有“回憶玉佩”,可以幫助他回憶起那些被遺忘的細節。
使用玉佩之後,《暴力摩托》的完整面貌開始展現在他眼前……
遊戲裡面的車手一共有八位,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特點:
比如莊臣專精長棍,被稱作“打架王”,但車技稀爛;
邁克特別抗揍,而且車技不錯,問題是輸出堪憂,打人不疼;
塞麗娜則是車技最好的,撞到小障礙物都不帶減速的,但是打架和扛揍能力就很差了。
……
除此之外,選擇不同的車手,會決定開始時的位置。
比如邁克是固定排在第一位,發車時一騎絕塵;
露西亞總是排在最後一位,前面有茫茫多的對手。
這個小細節雖然大部分玩家都沒注意,但對於前期樹立優勢來說,還是很有影響的。
摩托車的型號有好幾款,透過贏比賽賺錢來兌換。
遊戲中的武器分為鞭子和長棍,沒有武器則是拳打腳踹。
用武器攻擊敵人時,雖然攻擊範圍和傷害提升了,但稍不注意,武器還會被對手奪走。
遊戲內的賽道有好幾種,城市裡面車多人多條子多,難度很大;
鄉村和山路則道路空曠,利於車手發揮,難度降低了不少。
最後一點細節是,摩托車是有耐久度的,翻車的次數多了,耐久降到0便自動退出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