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 轉眼入了夏。
時隔近四個多月,鄭氏才終於再一次得以入宮探望女兒孟貴人。
當著宮人的面行過虛禮, 孟芷心照舊把閑雜人等遣了開,待關上門,娘倆這才終於能敘話了。
鄭氏剛坐穩, 孟芷心便急問道,“怎麼樣, 娘, 你可見到祖母了?”
只見鄭氏哼了一聲,一臉氣憤道,“別提了!我看這老太太,是鑽到牛角尖裡出不來了, 我跟你爹求了不知多少次,連你大伯都見到了,可她就是不見我們,今兒頭疼明兒腦熱的……反正我們算是使盡了渾身解數, 如今也是沒有辦法了。”
孟芷心一頓,半晌,不無心虛的道,“祖母氣性怎麼這麼大……”
那時她忤逆祖母的意思,以為只要自己在後宮過得好,等祖母氣消,便沒事了,沒料到都這麼長時間了, 這老太太居然還記著仇呢。
一旁,鄭氏道,“就是啊,當初三丫頭執意要進宮的時候,她也沒如此啊!我看哪,這是上了年紀老糊塗了,沒得救!”
說著又冷笑道,“她平素眼裡只有大房,今次大房可著實給她‘爭了臉面’,阿皓那個繡花枕頭,平日裡看著還不錯,誰知道一上考場便見真章,現如今只撈了那麼個芝麻綠豆的官位,還被困在京郊,半個月也不知能不能回來一次……”
因著心裡另有打算,孟林皓的事,孟芷心比誰都關心,武舉過後,他沒能進大內,只被分配到了兵營當了個小頭目,這樣的結果,不止令人意外,還連累她在宮裡受了好一陣的冷嘲熱諷,因此,孟芷心一直耿耿於懷,此時聽母親提及,忍不住又嘆道,“我原以為大哥哥是個有真材實料的,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會不會是他來了京城以後不適應,考場上發揮失常了啊?”
鄭氏呸了一聲,“什麼失常?那是他們平日待人太刻薄,報應!說實話,還不若二丫頭的那個姑爺呢,平時看著弱不禁風,今次卻還考中了進士,這會兒都到外地就任去了。”
二姐夫倒是不錯,可到底是外人,還隔著一層,如今又去了外地,短時間內可是指望不上了。
孟芷心不由得黯然了下來。
鄭氏看在眼裡,趕忙從袖中取出一張紙,道,“這是你上回要的東西,我早早便替你尋了,一直放在身上呢!五十兩一張,可真是不便宜,不過這是生男孩兒的,我特地給你要的,你爭爭氣,一口氣生個皇子,多少個五十兩可都值了!”
倒難得她算了回明白賬,這東西一拿出來,果然見孟芷心來了精神,趕忙接到手中,反複的看了好幾回,還不放心的問道,“這方子沒問題吧?確定是真的嗎?”
鄭氏忙道,“沒問題,就是從你說的那個京城西郊的普安堂裡買的。”
地方沒錯,孟芷心這才放了放心。
鄭氏道,“這方子也有了,你接下來莫再想其他,先好好懷個皇嗣才是正理啊!”
話音落下,卻見孟芷心面上又升起了愁緒。
想種地,得先有個播種的不是?
眼看著春天裡選秀結束,這後宮一下湧進來十來位妙齡女子,皇帝都快忙不過來了,她已經許久沒有見過皇帝的面了。
可怎麼辦才好?
~~
山中到底還是涼快些。
眼看都進了六月,晚上睡覺的時候,依然離不開薄被。
聽著林中陣陣蟬鳴,玲瓏坐在院子裡陰涼處縫著衣裳。
明月打廚房裡出來,手捧著一碗綠豆湯,同她道,“小姐,您縫了半天了,快喝碗湯歇一歇吧。”
玲瓏這才停下手,應了聲好,接了過來。
這是拿自種的綠豆煮的湯,有種特別的香味,她一口氣喝了半碗,嘆道,“從前在京城和臨安,消暑還需用上冰釜,現如今倒好,樹蔭底下就涼快的緊,此處除了山多路難行,倒是個不錯的避暑勝地。”
明月也點了點頭,“確實不錯,雨水還豐潤,莊稼長得也快,您看糧田那裡,年後到現在才幾個月的功夫,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投靠了,有了人手,等莊稼收起來也能快些。”
玲瓏嗯了一聲,想了想,又道,“明兒再去田裡看看吧,上回去,稻米都已經要灌漿了,眼看將近半個月,也快熟了吧。”
明月微有些擔憂,“那田裡可不比山上,這陣子正是熱的時候,公子臨行前千叮萬囑奴婢要好好照顧您,您萬一中了暑,奴婢可怎麼交代啊?”
玲瓏聞言白了她一眼,“你這丫頭,怎麼不能盼我點好?不過下個山就能熱著,我身體有那麼弱嗎?這陣子是關鍵時刻,這些糧田可承載著咱們全部希望呢,他不在,我當然得給他好好看著。”
語罷立起身來,伸了個懶腰,道,“就這麼定了,你去吩咐一下馬車那裡,明兒咱們早早出門,保管熱不著。”
明月只好應了聲是,轉身去了院外安排。
如今山下收容了許多流民,雖然有軍隊駐守,但難免雜亂,為了以防萬一,還得帶上幾個護衛才成。不過好在這些世子在臨行前都已經考慮到,也已經安排了專門的人手,只需知會一聲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