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太太嘆了口氣,“若非如此,她一個做生意的孤女,如何能引起皇後的注意?現如今先帝雖然已經沒了,但宮裡頭太妃太後還在,更何況,就連皇後也曾見過她,她可絕不能入京!”
孟侯爺已然曉得厲害,遂趕緊點頭,“好,我這就去發急信,三丫頭是個懂事的,知道該怎麼做。”
孟老太太點了點頭,又道,“今日這位皇上又催促我們趕緊搬家,還說等搬好了,要過來吃酒,既然躲不掉,趕緊照做吧……依我看,三房那一家子是個麻煩,還是不要來京的好,不如趁此機會,一併把家分掉,免得以後他們出了什麼事,也連累你。”
上一次說分家,老母正在氣頭上,孟侯爺只當那是氣話,然而今次老母卻是清醒的,再一次提及這話,不免令孟侯爺大感詫異,問道,“母親這又是為何?”
畢竟天底下沒有哪位老人家捨得分家的啊。
卻見老太太面色極為肅斂,沉聲吩咐道,“不要問,照做便是。”
孟侯爺只好應下,“好,您不要著急,我這就去寫信。”
語罷急匆匆出了房門。
哎,玲瓏還是個肯聽話的,但老三一家子……要分家,恐怕麻煩!
~~
入了秋,一天涼過一天,鋪子裡的夥計們,也早已換了秋裝。
得益於越王府的庇佑,臨安一直不曾受到戰亂侵擾,而眼看著,京城“大局已定”,西湖遊人終於漸漸多了起來。
相應的,鋪子裡的生意自然也好了許多,玲瓏待在家中無事,依然時常去鋪子裡看看。
這日,看完賬本,已是黃昏,她便起身要回家,哪知還未走出院子,忽見吳掌櫃遞了封信來,道,“東家,是京城送來的急信,您快看看。”
“京城?”她心裡一緊,擔心祖母和大伯有什麼事,趕緊接過來。
信封上確實是大伯的筆跡,且表明了是急事,要她親啟,要知道,大伯是個穩重的人,鮮少語氣如此急切,她更加擔憂,慌忙拆開來看。
而待看清上面的話,心裡更是一緊,那上頭寫著,祖母因旅途勞累,入京後便犯了心口疼的老毛病,這幾日情況不太好,急傳她去京城見面……
見面?莫不是要見祖母最後一面了……
離家時匆忙,她都沒來得及跟老太太好好道個別,原以為她很快就能回來,卻沒料到這才一個月,人就不行了……
心裡又是心慌,又是難過,當著吳掌櫃的面,她的眼圈就泛了紅,顫聲道,“吳掌櫃,我大伯來信,說祖母路上太辛苦,連累的犯了老毛病,現如今情況不太好,我可能要進京一趟……”
到底是旁觀者清,吳掌櫃見這訊息如此突然,不免也多了個心眼,問道,“東家先別急,老夫人吉人自有天相,應該會沒事的,只是,老夫人先前就有這舊病嗎?您確定這信確實是侯府裡寫來的嗎?”
玲瓏點了點頭,“確實是我大伯的筆跡,我祖母一直有心口疼得毛病,有時候厲害了,躺在床上下不了地……”
譬如當初她假死落水出宮,喪報傳到了家裡,老太太不明真相,一連半個月都沒能下得了地,後來知道她沒事,才慢慢好起來的。
老人家年紀大了,本來就不適合長途顛簸,今次走的又急,勞累之下,極有可能引發舊疾,尤其這又是最疼愛她的祖母,如今這般局面,就算京城再危險,她也得趕緊去,若是真的天人兩隔,見不上祖母最後一面,她這輩子怕是無法原諒自己了。
遂趕緊吩咐吳掌櫃道,“我要去趟京城,不在的這些日子裡,你把鋪子看好。”
說著便要出門。
卻聽吳掌櫃在後頭趕緊問道,“那東家,我給世子去個信吧。”
玲瓏點了點頭,道了聲好,便出門上了馬車。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章爭取晚上能趕出來,如果沒有,明早一定有,麼麼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