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啟文說:“是當初那座鹼山挖掉之後,地勢很低,下雨後就積了很多水。
就有人說,如果將來這個河都弄成這樣,不就可以存水了嗎?
所以當初想要弄回河時,就想到了這個辦法。”
嶽啟文知道文欣不願意回京城,而且跟他說過,不管什麼事,千萬不要說是她告訴他的。
皇上明知道是文欣想的辦法,但是嶽啟文既不說是文欣說的,也不說是自己想的。
這種忠人之事,又不居功的人實在是太難得了。
但是這種執拗不懂變通的性格,又實在是讓人擔心。
當初那兩萬兩銀子,哪是給他治河的,治河那點銀子夠幹什麼的,不過就是那麼說,其實就是給他縣衙做費用的。
他倒好,縣衙一分錢沒用,還真都用在治理河道上了。
現在二百萬兩,你就拿出點錢,供我一頓飯,怎麼就不行呢?
皇上越想越頭疼,怎麼會有這麼死腦筋的人呢!
大皇子倒是歡歡喜喜的,跟著文欣小姨長小姨短的。
這會兒,又對那幾個大石頭感興趣了。
嶽啟文說:“這幾塊大石頭,文欣要用,具體幹什麼,還沒確定。因為實在太大,弄不回去。”
皇上問嶽啟文:“還有什麼打算?”
嶽啟文說:“再尋找水源,跟這條河連線起來,儘快恢復成當初的那條大河。”
然後準備在河的北面,開闢出一條道,都做稻田。
皇上看河對岸人來人往的,就問:“那些人都是在做這個活嗎?”
嶽啟文說:“是,那裡原來就是村落,因為五十多年前地動,廢棄了,現在想整理出來,做農田。”
皇上對嶽啟文兢兢業業的態度,是越來越欣賞,假以時日或許是一個棟樑之才。
皇上說:“給你的錢,不光要用在修河上,把你的縣衙也好好收拾一下。
瞧著你的縣衙都要倒了,讓人覺得我朝很窮似的,很丟人的。從裡到外都換新的。
還有你跟你的家屬也是一樣,不論是吃還是穿,必須要配得上你這縣令稱謂,不然打得是朕的臉,讓人覺得朕苛待下屬。”
嶽啟文嚇得趕緊跪下磕頭答應著。
臨走之前,皇上又跟文欣談談,皇上說:“朕知道,你對朕有怨。
可是朕已經知道錯了,雖然朕做的再多,你的伯父也回不來了,但是朕已經做了最大努力,來挽回曾經帶給你們的傷痛。
而且朕保證,會做一個好皇帝。
你的聰明才智不該被埋沒,所以朕希望你能回到京城,朕會全力支援你做的任何事情。”
文欣說:“皇上,不管當初有多少怨,隨著時間的流逝,都已經變淡了。
更何況您是皇上,居然放下姿態,去求二伯母和三伯父,這份誠懇,再多的怨也沒有了。”
只是我們文家人,都有自己的驕傲,也有自己的堅持,承諾過了,就一定會去做。
而且二伯父之所以這麼做,其實就是怕我們的心態,會因為將來事情的好與壞,出現情緒波動,影響對事情的正確判斷。
畢竟那時的傷痛,這一生都不會磨滅的。”
喜歡穿成貴女奔山村請大家收藏:()穿成貴女奔山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