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欣知道,一條河不可能是一處水源的。
縣令就讓人去找來福村的人,讓他們回家問問,老人可不可以抬下山。
第二天,縣令驚訝的看到了那位老人。
那位老人又顫巍巍的給縣令磕了一個頭,嶽啟文受了。又親自把他扶起來。
文欣不明所以的有些感動。
縣令的摺子遞上去,很快到了皇上手裡,皇上親自批示,既往不咎。
在這期間,縣令把來福村願意出來幹活的人,都招來修河道。
接到皇上批示,縣令還積極的鼓勵來福村的人出來,並劃了一個山頭做他們的定居點。
老人看了一個多時辰,才看清楚,當年他們居住的地方,也說出了一個讓文欣激動萬分的事情……
老人說,文欣居住的山頭和那剩了半截的山頭,以及兩座山包之間,南面的那座山包,原來是並排的。
因為冒出來那個已經挖沒了的怪山,就變成現在這個三角形了。
當時中間的那個山包是有水源的,河水很清還甜,所以當時這一帶是有水田的,縣也很富。
他們就在河的對岸,夏季種地,東季打獵。
也就是因為離縣城太近,才有了那次人禍。
地動之後,因為村裡的人跑得跑,殺的殺沒人了,村子也沒了。
那裡都是怪石,河道上出了一座怪山。
文欣想那是不是,就是兩座山往南移了。
文欣目測,南面那個山包和那座怪山中間的距離,還真是比河道寬好多。
只是現在這幾個山包,圍成的低窪處地勢很低。
而她家對岸山是很高的,沒有幾棵樹。
文欣看過都是石頭,也是這些石頭,當年埋葬了那些追兵。
眾人都感慨萬千,也對小縣令發出崇敬的眼神。
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皇上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