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七皺了一下眉頭。
這個時候來什麼聖旨?
古青煙淺笑著看了明七一眼。
“寧王府寧時和古家古青煙接旨。”太監說。
屋子裡有人扶著寧時走了出來。
寧時和古青煙以及其他的人都跪在了大太監面前。
大太監拿著聖旨開始念:“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的大概意思就是寧時年輕有為又是寧王府的嫡子,冊封為世子,而古青煙從遙遠的地方帶回了玉米和番薯,有功勞。冊封為郡君,然後為寧時和古青煙賜婚,讓他們擇日完婚。
這聖旨是楚振綱在皇家別院的時候就已經擬好的了。
他為什麼要這樣著急呢?
是避免夜長夢多。
他不怕誰。
但他就是討厭一件事情糾纏來糾纏去的。
他知道,寧王府世子這個位置,寧豐也盯著的。
楚振綱沒有見過寧豐,他覺得寧時不錯。所以就封了寧時為世子。
如果這件事情拿到朝堂上去討論的話,紀家一派和史家一派又會爭個你死我活,關於寧王府世子的事情,紀家和史家已經鬥了很多年了。
他只是不管。
但並不代表他不知道。
朝堂上的事情他都知道,只是在他看來,都不是什麼大事,只有自己追求長生不死才是一等一的大事。
至於寧王府由誰來繼承,對他來說差不多,不管誰繼承,都是他的子民。
他先擬好聖旨,就是不想聽紀家和史家兩派爭論不休。
至於古青煙……他是考慮到古青煙的身份,再怎麼說寧時也是寧王府的世子,世子雖然沒有品級,但以後寧時繼承寧王府,成為寧王,那就是正一品。
一個王爺府的世子怎麼能娶一個普通百姓姑娘做正妃呢?
再加上古青煙為大楚帶回了玉米和番薯,有大功勞,所以他就封了古青煙一個正四品的郡君。有俸祿,這樣也勉強配得上寧時了。
“寧世子,郡君,接旨吧。”大太監笑著說。
“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古青煙和寧時兩人恭敬的磕頭,然後站起來領旨。
“雜家在這裡恭喜世子和郡君了。”大太監笑著說。
“謝公公。”古青煙笑著說:“如果在我們的親事在京城辦,一定請公公來喝一杯喜酒。”
百合拿著一個錢袋走了上來,笑著塞進了大太監的手裡。
“公公拿著買點小酒喝。”古青煙笑著說。
大太監笑著不著痕跡的捏了捏手裡的袋子,很薄,應該是銀票,而且是好幾張,這古小姐出手可真大方。他喜歡。
“雜家還要趕著回去伺候皇上,想告退了。”
“公公慢走。”
古青煙送走了大太監。轉過身,笑看著寧時。
寧時詫異的看著古青煙。
她肯定在中間做了什麼。
在皇家別院的時候她問他準備好了聘禮沒有……難道,從那個時候她就開始算計了?
可是,她是怎麼算計到楚振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