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出去請寧時和吳雲崢進了書房。
“吳先生看著滄桑了許多。”寧溫看著吳雲崢笑著說。
寧溫敬佩有真才實學的人。在他的眼裡,吳雲崢是有真才實學的,所以,他才讓吳雲崢跟著寧時。他對吳雲崢,也很少擺王爺的架子,更多的時候就像朋友一樣說話聊天。
吳雲崢想到這幾個月的經歷,苦笑了一笑:“勞王爺掛心了。”
“吳先生真的帶回了玉米和番薯?”寧溫好奇的問。
具體的事情寧時沒有跟他說,只說吳雲崢跟著古家的人去別的國家尋找新的農作物了。
寧溫是寧王府的王爺,不是那種沒見識的人,地位高了,知道的東西也多了,他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農作物,比如大楚是小麥和稻米,在西邊有的國家種植一種叫棉花的東西……
還有更遠的國家有其他的東西……
“嗯。”吳雲崢笑著說:“幸不辱命,屬下帶回了玉米和番薯。”
真的帶回來了?
吳雲崢走了七個月,他本來都已經絕望了,可現在……他說他帶回來了玉米和番薯?
“那玉米和番薯是否真的像寧時說的那樣能畝産千斤?”寧王激動的問。
吳雲崢笑著點頭:“畝産千斤,差不多……屬下到玉米番薯産地的時候,剛好是它們收成的時候,屬下親眼看見的,一畝地大約可以栽種兩千顆玉米,而每一顆玉米上面都會結出一個或者兩個玉米棒子。一個正常的成年男人,如果一餐飯只吃玉米棒子,吃三個到四個,就可以吃的很飽。”
“真的?”寧王激動的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
“是。”吳雲崢恭敬的說:“玉米在生長的時候是被一層皮包裹著,這樣還少了蝗蟲鳥雀的危害。”
“番薯的産量比玉米更高,只需要一節番薯藤,就可以長出幾斤的番薯。”
“好,好,好!!!”寧王激動的一連說三個好字,興奮的臉都漲紅了。
“父王,現在正是播種玉米和栽種番薯的好時節,還請父王下令,把玉米和番薯發放下去,讓北地的百姓抓緊時間種上。”寧時說。
寧王激動的點頭:“你說的對,趕緊把玉米和番薯發放下去。”
“父王……雖然我們知道玉米和番薯的産量高,但百姓不一定能接受,畢竟,玉米和番薯誰都沒見過。百姓們的土地是百姓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土地種上糧食能讓他們活下去,雖然小麥的産量不高,但……至少種了就能有一定的收成,而玉米和番薯……萬一種了沒收成呢?百姓們肯定會抗拒的。”寧時冷靜認真的說。
普通百姓沒有讀過多少書,他們的觀念比較守舊,很難去接受新的未知的東西。
寧時的話讓寧王冷靜下來,他看著寧時點點頭:“你說的很對,百姓肯定會抗拒的。”
“父王,我們可以把種子免費發放給百姓,然後再給他們一些好處。”寧時說。
寧溫想了想點頭:“這個辦法可行,但具體的……”
寧時早就已經想好了:“第一我們免費發放種子給百姓,第二,發出佈告,如果一家人種上一畝地的玉米和番薯,就獎勵一兩銀子,種上兩畝地,就給二兩銀子,他們必須認真種植,我們會定期讓人檢查。等到收貨的時候,讓他們上繳五成的收成。”
寧溫皺起了眉頭。
寧時的政策是很好,只不過……要需要很多銀子。
寧王府確實是不缺銀子……但,一時間估計拿不出那麼多銀子。
而且……把銀子全部都分給百姓了,那寧王府怎麼辦?
寧王府還有那麼多兵要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