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沉峰,漸有月落烏啼,道試的弟子,都沒有離開。實在是因為季寥的表現太神奇了,超乎他們意料。
有人懷疑季寥是帶師學藝,但自二代真傳弟子張三秋那裡確之鑿鑿傳出,季寥入門時沒有煉氣。也有弟子認為季寥是生而知之的天人轉世,這在元洲雖然罕見,但並非是沒有發生過的事,便是青玄,亦是有前例的。
可是天人轉世,按理說打孃胎裡就應該開始修行那一口先天之氣了,這跟季寥上山時是普通人的事實不符合。
總之季寥身上展現了許多神秘的地方,不過這些弟子們也不是很關心,畢竟這種事自有師長們去處理,他們更多是將注意力放在季寥的釋疑解惑上。
道試弟子共有一百零三位,許多問題都是大同小異,可是即便是相似的問題,季寥給出的答案也絕不雷同,而是會給出截然不同卻合乎情理的解釋。越到後來,季寥旁徵博引,舉的例子既恰如其分,又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便是葉七,亦若所有思。
“你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不出意外,明日你便能神魂出竅了。”季寥對此前那位唐姓弟子緩緩道。
唐姓弟子略有些失望,他還想從季寥這裡得到更深刻的建議。
他道:“那弟子先退下了。”
季寥道:“不急,你能否用九把飛刀,向我出一次手。”
唐姓弟子不免遲疑。
季寥道:“一切後果我自己承擔,你不必憂慮。”
整個道試季寥還沒出過手,唐姓弟子拿捏不住季寥的深淺,但是看師叔祖的修行見識如此了得,想來是能接住他飛刀的。
唐姓弟子微微拱手,說道:“弟子冒犯了。”
青玄向來是禁制弟子私鬥的,但現在是季寥主動要求,情況自又不同,眾弟子圍觀在一旁,紛紛好奇不已,想看看季寥的手段是否跟他的見識一般了得。
先是八把飛刀齊齊飛出來,如舞銀蛇,月光下尤見犀利。
季寥眨眼不到,就給八把飛刀籠罩住。
唐姓弟子試探性操縱飛刀攻向季寥,皆被季寥閒庭信步躲過。他放寬心,攻勢越緊,但季寥始終從容有餘。
眾人亦看不出季寥的步法出自青玄哪一脈的道法,只覺得十分自然,頗有道家天趣。
葉七在眾弟子中見識最高超,他可以肯定,季寥的步法並非青玄任何一門道法,更像是隨意走出來的。
這說明唐師弟的一切攻勢,都在這位師叔祖預料之中。他料敵機先,自是遊刃有餘。
唐姓弟子見狀,漸漸使出全力,飛刀破空聲越來越緊,好似編織成一張天羅地網,不斷壓縮季寥周遭的閃避空間。
這局勢跟之前蘇小可鬥唐姓弟子有點相似,只不過季寥比蘇小可更從容不迫。
蘇小可更是聚精會神,她看得出,季寥動用的力量,比她當時還弱上不少,但不像她那般狼狽,她隱隱有所悟,覺得自己以前施法,實在太過粗疏,還需要有很大改進。
唐姓弟子漸漸體力流逝,精力也減退,他知道自己現在就得出第九刀了,否則到了後面,便沒有發出第九刀的力氣。
嗖嗖聲響,第九把飛刀如閃電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