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口口相傳的口碑,無數學生以及單位的包場,在第四周票房突破2億不久,第五週放映還沒有結束的時候,《我們來自未來》就突破了3億大關。
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大船》創造的3.6億票房記錄發起了挑戰,這不但讓整個華語電影圈人震驚,就連好萊塢那邊對這部神奇的電影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們很是奇怪,在內地這塊神秘的土地上,又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以至於誕生《我們來自未來》這樣的電影。
3億票房,換算成美金還不到五千萬,相比每年為上百億美金的大盤廝殺的好萊塢電影公司來說,這點票房實在不算什麼,一般來說他們根本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過問這樣的事情,但誰讓這是發生在內地。
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個巨大的還沒有開放的市場,雖然現在內地票房很少每年也有幾億美金,但別忘了內地可是有十幾億人口,這麼多人只要有十分之一的人看電影,其票房都會超過日笨與北美不想上下。
要不是因為看好內地市場,好萊塢的片商們怎麼會答應官方那麼苛刻的條件,以不賺錢甚至賠錢的方式把好萊塢大片送到內地,為的就是培養市場,讓內地的觀眾接受好萊塢電影的價值觀。
按好萊塢片商們的計算,培養市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可能要十年甚至二十年,但是沒想到僅僅幾年不到就發生了變化,一直萎縮的內地電影市場突然間井噴,連續出現票房驚人的電影。
有點不相信,但種種匯總過來的資料又表明,內地確實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速度之快,幅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包括圈內人的想象。
對此不少人將其歸於“神奇”,當然也有很多人表示這都是雷衛東帶來的,是他給昏昏欲睡的電影人當頭棒喝,內地電影市場不是不行,而是我們的電影人落後了,就和當年的邵氏一樣。
作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江影壇的霸主,邵氏的人才絕對濟濟,知名的大導演不是一個兩個,但是到了八十年代香江電影的黃金時期,邵氏反而倒閉了。
你要說市場不好,那是睜眼說瞎話!
從1979年程龍大哥的電影《師弟出馬》打破千萬票房之後,香江電影每一年都有新的記錄出現,從一千萬到兩千萬,從兩千萬到三千萬四千萬。
因為市場太過火爆,賺錢比賣白粉賺的還多,以至於黑道勢力都進入演藝圈賺快錢!
而邵氏在由院線的情況下竟然拍電影虧錢!
缺人,不對!
邵氏大導演很多,論資排輩的話連王京都排不上隊,一年製作的電影也很多,有幾十部!
但是票房,兩三百萬的都少,大部分也就是幾十萬的票房,連本都裹不上!
和嘉禾的臺柱子,龍哥、三毛哥比起來差的太遠!
那個時候,程龍大哥一部電影票房超過邵氏十部電影都不止,這原因只能在人身上找!
內地市場也是這樣!
各大製片廠為什麼吃不上飯,電影拍一部虧一部,原因很簡單!
不是我們的演員不行,擁有專業培訓學校的內地,也許明星比不過香江,但是後備人才的儲備絕對超過香江,不比好萊塢差。
也不是市場不行!
《大船》能拿3億多票房,《霹靂嬌娃》能拿2億多票房,《我的野蠻女友》也能夠票房過億,就連《瘋狂的翡翠》這樣小成本的電影也能拿幾千萬票房,現在又出了《我們來自未來》這樣的猛片!
為此,好萊塢的公司發動各自的人脈,尋求問題的答案!
同雷衛東關係密切的德魯就成了很多人有意無意接近和套話的物件。
很快,他們從德魯這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內地的娛樂圈正在經歷一場變遷,進行著類似美國南北戰爭那樣的內戰,只不過南北戰爭是肉體上的交火,而這裡進行的是意識形態上的鬥爭。
在以前,內地娛樂圈以藝術為上,教育為主,拍攝的電影票房多少製片廠根本不在意,他們只想著完成任務就行,而現在,殘酷的現實和雷衛東的崛起讓他們明白了觀眾需要的是什麼,老一輩電影人年齡打了可能不想改變,但年輕人絕不會坐以待斃,
可以想象,在今後的日子裡,內地將會形成一股風暴,就好像十幾年前的香江一樣進入電影的黃金時期,市場也會急劇膨脹,十年內成為初北美之外的第二大市場不是夢想。
對於德魯的話,好萊塢的高層經過討論以後給予肯定的評價,德魯也收到了一張支票!
如果是普通女星,這個時候肯定會拒絕支票,只要求好萊塢的高層們能記住這個人情,但德魯不一樣,不說她的教父是斯皮爾伯格,好萊塢的高層之一。
就說她和雷衛東的關係!
擁有環球影業和米高梅公司的雷衛東絕對是好萊塢的頂級大佬,兩人之間合作愉快不說,德魯和李斌還是好姐妹,有雷衛東這樣的大腿在面前還擔心什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支票直接收下,這麼多錢可以在洛杉磯買一棟小別墅了,有便宜不賺白不賺。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無論是好萊塢在內地的代理人,還是香江、內地的電影人,大家都在關注《我們回來未來》,關注他有沒有可能破《大船》的記錄。
第五週結束,《我們來自未來》票房3億一千萬,離《大船》還有四千萬的差距,對於很多市場來說,這個差距猶如天塹,怎麼也不可能越過去,就好像香江!
無論他的電影行業有著多麼輝煌的過去,都不能演示市場的狹小,幾百萬人口能推出數千萬的票房已經頂天了,過億的電影百年都不能遇一下,除非電影票大幅度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