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記》首日播放兩集,就一掃電視劇收視頹象。
淩晨過後,在影片網站上線後,二十四小時內播放量更是直接破億。好多慕名而來的網友以及看過電視首播決定再刷一邊細節的電視黨瞬間就將彈幕填滿,不遮蔽根本沒法看。
隨著播放劇集的增加,收視率穩步增長,網上熱度躥升得越來越高,網友所討論的不僅僅是特效、道具等一眼可見的東西,劇情發展佔據了更多的討論話題。
而且這些話題中,百分之八十涉及到的都是李從一和江潯陽。
一如李從一當初改劇本時預料的,偽裝成流氓實則默默守護的江潯陽幾乎得到了全方位的關注。江潯陽扮演壞人時,觀眾哈哈大笑說他演得真像;他卸下面具黯然神傷時,網友們舔屏憂鬱隱忍的美男子;他被齊成歡和江浸月指責時,彈幕一水地心疼……
江潯陽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討論熱度已經碾壓了主角。
女主江浸月還好一點,畢竟性別不同,經常還被日月黨拉出來cp。再加上宣傳期,周藝和李從一互動有愛,站真人cp的網友也有一小撮。
而男主的存在感前所未有地降到了極低,除了蔣堯的粉,很少有人會為齊成歡專門開樓。
有些不怎麼愛看電視、不關注電視劇的網友,看朋友圈討論得那麼熱乎,還以為江潯陽是男主角呢。
李從一自然和角色一起水漲船高,微博粉絲每日急劇增長。
雖然有些黑粉覺得李從一隻是走運接到了一個人設好的配角,演得也就是那樣。
但往往這類言論還沒得到幾個支援,就被網友紛紛群起而攻之,江潯陽的人設的確是好,但要是沒演技,能演得出明面上的猥瑣、暗地裡的高義嗎?
反差那麼大的性格,被李從一隨時切換,完全沒有任何障礙。更值得稱道的是李從一切換兩種狀態時,妝容、服裝一點改變也沒有,但兩種性格立得涇渭分明,又不會出戲。
不像有些人,演好人入木三分,演壞人時就感覺怪怪的;演壞人典型了,再演好人又總覺得隨時能翻臉不認人。
李從一卻很好地掌握了兩種狀態,有時候看江潯陽“作惡”,明知道是假的還是差點沒忍住飆髒話,但下一秒看見那張沉默的臉,心中又柔軟得一塌糊塗。
這還要說演技不好,只能奉勸去看看眼科了。
李從一的演技第一次被除粉絲外的大眾真正認可。
有李從一的死忠粉找到了當初批評西南電影展《生物鏈》潛規則的言論,重新頂起,要替李從一找回公道。
電影迷們暫且退了一步,但仍不肯改口:李從一演得是還不錯,但電視劇和電影完全是兩回事。我們當初也說了,或許《生物鏈》還算一部不錯的影片,但不一定對得起西南電影展最佳劇情片的榮譽。
粉絲:略略略。
《神魔記》總共四十八集,連續播放了二十四天,在這近一個月內,看《神魔記》說江潯陽儼然成為了一種潮流。
日常生活、工作中,和同事朋友們聊起天來,沒看過《神魔記》的話,一個不留神就插不進話題了。
《神魔記》的收視率不斷攀增,中後期一直穩定在百分之六。大結局的時候,更是跟打了雞血一樣沖到了百分之七,重新整理了近些年國産電視劇的收視紀錄。
江潯陽之死再次登頂微博熱搜,點進去,全是嚶嚶嚶。
江潯陽頭七的時候,元旦佳節,《生物鏈》上映。
其實早在《神魔記》熱度正高的時候,《生物鏈》就開始藉著李從一的東風開始宣傳,截止上映前一天,預售票房已經高達三千萬。
對比起只有一百多萬的拍攝成本,《生物鏈》已經大賺特賺了。
一時間,各種電影邀約雪花一樣飛向康橋的郵箱。
首映這天,娛樂圈各方都在盯著《生物鏈》。
李從一扛票房的能力已經毋庸置疑,但主要也是因為這次時機卡得太好。
李從一藉著電視劇大火,觀眾們又因為江潯陽悲劇結局而心情鬱悶,新電影的上映正好給還沒冷卻下來的江潯陽粉們一個發洩支援的好機會。
但褪去這一次狂熱,李從一的人氣變現能力到底有多強,就看《生物鏈》的後續勢頭了。
然後就是《生物鏈》的捷報頻傳。
上映十二小時,票房五千萬,豆瓣評分8.7。
還行,在預計範圍內,評分那麼高主要也是因為第一時間看的都是李從一的粉,她們恨不得能把分打到十分。
上映四十八小時,票房破億,豆瓣評分有所回落,但穩定在8.4,各大售票平臺評分幾乎都在9.0左右。
有點可怕,一部題材並不大眾的電影能有過億的票房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奇跡。
而縱觀相關電影評論,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本來是為了新任老公去的,結果被驚喜糊了一臉,好久沒在電影院看到這麼誠心的國産電影了!雖然電影總體基調是黑色幽默,看完心裡有點沉重,但莫名地能感受到一種愉悅感,或許這就是好電影的魅力吧。強推!
上映一週,票房破兩億,豆瓣評分上升至8.5。
這已經不僅僅是李從一個人的功勞,足夠證明《生物鏈》是一部難得的好電影,只有靠口碑的不斷發酵,才能讓一部電影在上映的黃金時間過後,票房依舊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