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三國之廢帝逆襲 > 第375章 戰後所得 劉協整軍

第375章 戰後所得 劉協整軍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 從寒門新郎開始 百年離殤

漁陽郡、公孫瓚大營。

公孫瓚看著斥候送來的軍報一臉不敢相信,薊縣大戰持續月餘,雙方相持不下,黃巾略站上風,而今一夜之間,黃巾軍竟然被大敗,連程遠志都被殺了。自己大軍現在距離薊縣還有百里有餘,就算自己輕騎趕往也得一天時間,現在仗都打完了,自己去了有什麼用呢?看著軍報公孫瓚一陣頭疼,便招眾將前來商議。

眾將進的帳中,看見公孫瓚臉色不好,坐在帥帳裡一動不動,眾將也不敢說話。公孫瓚過了了片刻,看向眾人道:“諸君先看看這封軍報吧。”

說完把軍報給眾人觀看。

“這這這、、這怎麼可能?”為首一人看過之後不禁發出聲音,眾人不禁好奇,拿過軍報一看,也是吃驚不已,一臉不敢相信,這不科學啊,黃巾軍敗了?這你仗都打完了,我們咋辦啊,不按套路出牌啊,你黃巾軍勝了也行啊、、、

“將軍可曾確認?兩軍相交,黃巾之前還處攻勢,相持月餘,雙方久戰不下。如今黃巾竟然一夜之間全軍覆滅?”公孫瓚看向說話那人正是自己太守府長史關靖,字士起。

關靖追隨公孫瓚多年,公孫瓚一直很信任此人,見是他說話,皺皺眉頭,沒有發火,說道:“軍報豈是兒戲?我已接到七封信報,都是如此,此事已經確認,現在我們行軍至漁陽,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公孫越公孫瓚的弟弟)道:“我們大軍如今已經到了漁陽了,距離薊縣也就百里有餘,如果現在回軍,一定讓劉焉老兒笑話。現在薊縣城內也是損失慘重,我看大哥就直接統率大軍打敗劉焉,做那幽州之主罷了,到時候給朝廷上表,就說劉焉被黃巾殺了!大哥滅了黃巾,自請為幽州刺史,朝廷還能派來別人不成!”

關靖急道:“主公,萬萬不可啊。現在雖然亂世初顯,但虎死尚有餘威,何況四百年的大漢呢?幽州不過是主公囊中之物,搓手可得!主公不可冒此天下之大不韙,冒然進軍,給人口實。如今時機已失,主公還是先撤回北平,再細細謀劃吧。”

公孫瓚也早有退意,聽完道:“也罷,幽州早晚可得,看來此次天意不在我,時機已失,先撤軍吧!”公孫瓚便召回田楷部,徐徐撤回北平。

。。。。。。

幽州、薊縣。

李牧打馬趕向城中,戰爭的痕跡還沒有消散,但已有了幾分生機。城中軍士往來不斷,百姓聽說黃巾軍已經被打敗,也開始出門,店鋪也開始做起了生意。李牧一路走來,心裡很是沉重。亂世之中,百姓都很容易滿足,有一份安定,有一餐飽飯就夠了,可是這也很難得到啊。李牧走到刺史府,讓軍士稟報,便往府中走去。

“凌峰果然少年英豪,此次大戰多虧了凌峰啊。且隨老夫入內說話”劉焉聽到軍士稟報,帶領堂中眾人,迎出大堂來。此次大戰,李牧處理甚多,最後也是憑藉李牧施計才打破黃巾,劉焉對他也有了幾分好感,才帶眾人出來迎接。

不過,李牧也不需要大漢的官職,而且還需要劉焉撥給軍械糧草降兵,來加強自己的勢力,好讓自己有擊敗黃巾、奪取天書的實力。李牧也不敢居功自傲,故意將戰功推給劉焉,道:“明公誇獎了,凌峰靠明公支援,才得以聚集鄉勇,助明公破賊,不敢居功。此次大戰多靠明公指揮若定,臨敵不亂,才得以薊縣不失,使得黃巾人疲馬乏,軍心不穩。凌峰才得以襲破賊營,大勝黃巾,凌峰不過明公馬前卒爾。”

眾人轟然應是,多虧刺史大人臨敵不亂才得以擊破賊兵。劉焉不知道李牧的想法,現在見李牧不居功自傲,對他又高看幾分,見他少年得志,今後必有一番作為,也有意交好。再加上李牧眼睛都不眨便將如此大功讓給自己,劉焉心中更加高興,便說道:“凌峰不必客氣,此戰你先亂其軍心,再破營斬將奪旗,當為首功!我定向朝廷上表,為你請功。”

劉備見眾人只說李牧全然不提自己,眼看功勞都要分配完了,自己不可在降兵之事上失了先機,心裡也是十分著急,出身道:“哈哈,凌峰過謙了啊。叔父說的甚是,此戰凌峰當居首功也!此次多虧凌峰妙計,才得以速勝敵軍。”

這時眾人看向劉備,劉備又接著說道:“叔父,此次大戰我除了初戰二弟斬殺鄧茂,助叔父守城,便再沒有什麼功勞,與凌峰相比可謂乏善可陳。看著黃巾賊寇禍亂家國,心中十分悲憤。現在幽州黃巾已經剿滅,但是王師還在冀州和張角相持不下,我與叔父同為漢皇后裔,現在黃巾亂國,我不能坐視不理,叔父要坐鎮幽州,我打算去冀州支援。”

“現在擊敗黃巾,有很多黃巾降兵,歷來殺俘不祥,幽州也不好安排,若讓他們散去可能為禍地方。他們也是被奸人迷惑,不如讓他們戴罪立功,我想請叔父撥付給我一些降兵,我願意教化他們帶領他們一起去冀州相助王師,平滅黃巾!”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焉聽得劉備說完,再看看李牧的神色,也是一陣頭皮發麻。得,自己這賢侄不搶功勞,直接搶戰利品了,但是李牧剛立下大功,他豈能願意?

黃巾降兵經歷大戰,再稍加訓練,就可以成為強兵,還不用安家費,可比直接招募鄉勇軍士,強多了。自己也是打定主意,等朝廷平定黃巾之亂,就去別處任職。犯不著為他人作嫁衣裳,強留下降兵,還得花費錢糧進行安置,才不想要這些降兵。但是也不能給劉備啊,那樣別人怎麼看待自己啊,李牧剛立大功,自己就過河拆橋,以後誰還敢為自己賣命?

只是這降兵,該怎麼分配呢?李牧剛立下大功,不能薄待了他,必須厚賞。劉備與自己同為漢室之後,自己又剛認他做侄子,也不能虧待,不然連自己侄子都能虧待,別人誰還會跟他呢?劉焉想的雖多,但也不過片刻,劉焉一陣頭大,沒有什麼好的想法,便看向從僚屬官,希望有人進言,給自己提點建議,也給自己一個臺階下。

眾人看劉焉望向自己,也是沒有主意,趕緊低下頭去。劉備李牧二人都是強豪,現在手下還有兵馬,都不好招惹。二人都為幽州剛立下大功,李牧雖然立下首功,但劉備和劉焉關係更近,表為叔侄。不管怎麼說,都得得罪一人,自己也不要黃巾降兵,和自己沒多大關係,犯不著得罪白劉二人。

李牧眼看自己定為首功,定然能收取最大一份戰利品,現在劉備出來攪局,也是一陣氣大。劉玄德啊劉玄德,壞我好事。不行不能讓這廝壞我大事,不能便宜了他。現在要給刺史一個臺階下啊,怎麼辦才能符合刺史大人的心意呢?

李牧沉吟一下,考慮得失,心裡有了想法,抬頭道:“玄德兄高義,凌峰佩服,黃巾降兵確實不好處理,殺之不祥,也顯得明公不夠仁義。但他們畢竟是罪民,若是放了,不足以展現國威。他們雖受奸人所惑,但畢竟也有人命在身,散到四方,幽州必生大亂。”

劉焉見白凌峰挺身而出,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對他好感又添三分,知道他也想收編向軍,還說下文,自己也對他有些好感,便接著問道:“凌峰所言,甚合我意,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李牧接著說道:“此次黃巾作亂,幽州損失慘重,虧得明公統帥大局,將士用命才贏了下來。但是功必賞過必罰,明公還要撫卹陣亡軍士,犒賞三軍、安撫四方,必定需要很多錢糧。雖然黃巾賊兵搜刮四方,繳獲了一些錢糧,但不足以彌補幽州損失。此次我部雖然也是大戰有所損失,但明公卻要揹負著整個幽州的重任,凌峰深感明公之累。凌峰受明公知遇之恩,無以為報,此次繳獲財物,本來也是幽州財產為賊人所得,我部就不要財物賞賜了,撫卹軍士的錢糧,我也一併自己承擔。”

幽州經過月餘大戰,府庫錢糧已經所剩不多。現在大戰得勝,要犒賞三軍,撫卹陣亡,修整城池,州府財政壓力十分大。李牧二人也是看了自己榜文才招募鄉勇,又是替自己作戰,功勞也十分大,自己不得不賞功。幽州將士再加上負擔二人部眾的賞賜撫卹,壓力更大了。

自己要去別處任職,軍士軍械帶不走,錢糧自己可以帶走啊,有了錢糧也方便自己就任後,開創大業。聽到李牧不要財物賞賜,也不用州府撫卹軍士,心裡十分高興,撫須而笑,親切的看著李牧道:

“凌峰,這次大戰為首功,功勞不可不賞,但是這次州府經歷大戰,府庫確實已經空虛,錢糧所剩不多,你能體諒老夫的難處,我心裡十分高興。我定要上表朝廷,奏明你這為國為民的拳拳之心,你雖然不要財物賞賜,但是我也不能讓你太過吃虧,不知道你想要什麼賞賜呢?”

李牧道:“如今黃巾作亂,荼毒天下、禍國殃民。我白氏居大漢之土,食大漢之糧,現在朝廷危難,百姓受苦,不思報國與禽獸何異?我李牧願意率領鄉勇義士,助朝廷戡平叛亂,也讓天下看看我幽州男兒的風采。但我部經歷大戰,又衝擊黃巾大營,損失慘重,急需補充。黃巾降兵雖為幽州之禍,但也能轉變為幽州的福分。現在幽州經過黃巾叛亂,急需人口補充,可以從黃巾中選出精壯編練為軍,那麼剩下的老弱婦孺之輩也就沒有威脅了,可以充斥幽州人口。仲希望明公能讓我部選擇一些黃巾精壯,補充一些軍械,也好補充實力,轉戰四方,協助王師剿滅黃巾!!”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