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他選擇了第十宇宙,他或許真能帶著這個宇宙走向最強。
此時此刻,風燭再度意識到了一件荒謬過頭的事情。
——那就是第十宇宙的宇宙意志大抵是偏愛他的。
若非如此,它也不會在那些稱號的簡介與評價中一再暗示著他這些事情。
所以這世上怎麼就有這麼多可笑的事呢?
有關他的四份懸賞令全都來自於同一個人也就罷了,而那個讓他掙紮求生的存在竟然會意外地偏愛於他。
這還真是可笑。而且是可笑死了的那種。
對此,風燭也真的笑出了聲。
然而於他那低啞的笑聲下,他的眼神卻越來越平靜、也越來越冷淡。
半響之後,風燭抬手關閉了稱號面板,然後閉上眼再度整理起了自己的思緒來。
這一次他是在試圖理清如今這一切的前因後果。
第一個問題,既然三主神與東霆是同一個人,那麼他們曾經會是哪位神明?
考慮到自己成年後只能獲得命運類的特殊稱號,風燭姑且先將其假設為命運之神。
以命運之神那四個人格的強大程度來說,風燭並不覺得萬年以來他們會對自己人格分裂的事一無所知。
除非打從一開始,他們就是自願進行人格分裂、從而下意識地忽略了自己記憶中不對勁之處。
而能讓那位命運之神都束手無策、從而選擇分裂的存在,或許只有他本身的弱點了吧?
所以一切的起始大抵是這樣的。
萬年以前命運之神為了避免弱點,所以分裂出了三主神這三個人格。
與此同時,命運的神格也被分為三份,然後以另一種姿態化作了三主神的神格。
也許就像他當初隨意猜測的那樣。
酒神帶來的狂喜是命運之起始,瘋神代表的瘋狂是命運之中途,而死神象徵的死亡則是命運之歸宿。
這樣一來,即便後來有人成為了這位神明某個人格的弱點,那個人也無法真正為他帶來死亡。
畢竟那個人只是這位人格之一的弱點而已。
除非有人能夠同時成為他所有人格的弱點,否則那位神明依舊能夠以一種毫無弱點的姿態繼續活下去。
可惜命運向來就是這麼無常。
他終是成為了他所有人格的弱點。
其實結合第一宇宙與第十宇宙結盟的事,風燭覺得說不定命運之神分裂出那三個記憶並不互通的人格前便已經預見了今天。
不過由於命運神格無法作用於自身弱點的原因,即便自己那時候還不是他的弱點,這位神明依舊無法確認自己的具體身份。
對方可能頂多也就知道他活在萬年之後的第十宇宙罷了。
或許正是因此,才有了兩大宇宙的結盟。
這位神明想要藉著結盟來到第十宇宙,從而親手除去他自身的弱點。
盟約第五條那則“不得往返兩大宇宙”的規定大抵也與這件事有關。
畢竟若是三主神在第十宇宙裡沒待兩天就直接回去了,他們說不定連自己的弱點是誰都無法確定,更別提將其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