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葉秋桐知道,遲子紳對於未來的推演是完全正確的,她親身經歷過那樣的年代。
不過,她只是那個數字化年代的經歷者,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會和那種年代的諦造者成為母子。
呵呵!
南美蝴蝶的翅膀輕輕一扇,很快就會捲起席捲全國的風暴。
所以,整個宇宙,全都是數字化的模式構建的吧,遲子紳雖然運用了大量的公式進行推理,但是仍然沒有脫離數學的範疇。
孫教授聽了遲子紳的介紹,大為驚奇,立即同意,上書給智囊團的負責人,邀請智囊團成員齊集開會,傾聽遲子紳關於未來數字化生活的演講。
這個演講至關重要,如果在聽過演講後,智囊團成員半數以上投票透過,那麼這個演講就會形成檔案,再附上智囊團成員的點評,呈到國家高層手裡,成為他們決策的參觀文獻。
葉秋桐還以為遲子紳會不會緊張,坐立不安,畢竟,那和多智囊團專家齊集一團,比審核博士畢業論文還要嚴格,稍有一點不合情理、甚至站不住腳的理論,都會被駁斥。
沒想到遲子紳卻十分鎮定,對葉秋桐道,如果他連智囊團這關都通不過,也沒有可能在整個國家層面上進行推廣了。
葉秋桐十分欣慰。
十天後,葉秋桐接到孫教授的電話,說國家智囊團的團長已經同意召開智囊團成員會議,聽取遲子紳的演講。
遲子紳胸有成竹,和母親一起飛往了京城。
在京城一間普通的灰色小樓內,遲子紳做了三個小時的演講,把數字化生活模式可能帶來的變化、為什麼要進行數字化生活的模式等等,進行了詳盡的解析。
當然,智囊團專家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拋過來,畢竟,遲子紳的演講太超越當前生活的時代,他們即便是頂尖科學家,第一次聽到遲子紳的理念,也被震了三震。
當然,頂尖科學家就是頂尖科學家,他們在震撼過後很快回過神來,並且藉著遲子紳的公式自己進行了一番推理。
葉秋桐並沒有資格參加演講會的現場,所以她只能在小樓會客室裡等待。
結果,這一等從上午的八點,一直等到了晚上八點。其間,只有服務員過來送了兩次餐,最後一次甚至送來了宵夜和水果。
葉秋桐吃得不多,畢竟還是擔心的成份居多,只要結果沒有出來,一切皆有可能,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壞的,好的不用說了,皆大歡喜。壞的就慘了,可能打擊了遲子紳的學術熱情。
葉秋桐食不知味,但是這一次演講會,一直到了半夜十二點都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