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葉秋桐也在高勇的支援下,拿到了向陽輝陽鎮的地,並且列入了市裡科技産業園打造專案。
這個科技産業園專案如此龐大,以至於整個陽輝鎮幾乎都納入了産業園的專案範圍。
不可避免的,拆遷安置提上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按市裡原來的計劃,無非就是給當地居民補償款,遷拆安置,這也是時下通行的作法。
當然,這只是草案,畢竟牽涉到三萬多戶的安置戶,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一年半載就完成。
不過,葉秋桐自是知道時不我待,她在陽輝鎮靠近大青山最荒僻無人煙的角落裡,砸下了興建向陽科技産業園的第一樁,著手興建專家公寓。
因為葉秋桐知道,她現在可經不起扯皮和等待,今年12月以後,就會有大批的蘇聯專家落戶這裡,開啟他們在異國他鄉的專業研究之旅,有的甚至會把這裡當作第二故鄉,一輩子生活在這裡。
掐指一算,建城第一批專家公寓,她還有半年多一點的時間,如果抓緊進度,還是來得及的。
另外,專家公寓邊上的配套設施,如超市、商場等,也在如火如荼的興建中。
這些工程,新恆地産就能吃得下,所以一派自給自足的畫面,統一高效,進度很快。
葉秋桐記得,前世有個叫bgy的企業,為了加快企業高周轉,提出了專案從拿地到開盤週期縮短至5個月甚至更短時間。在一些專案上甚至要做到拿地。
按照這個速度,葉秋桐要在半年內拿下專家公寓的專案建設是完全可行的。
當然,有住的地方,也要有餐飲娛樂消費的場所,所以葉秋桐也加緊了專家公寓周圍的配套建設。
按照王超設計的圖紙,這片專家公寓將依山傍勢,彰顯自然生態,同時幽雅寧靜,適合腦力勞動者的居住調養。
至於周邊的第三産業,葉秋桐讓王超預留了一些奇怪的管道,這些管道現在看起來毫無作用,甚至會延宕工期,但是葉秋桐卻讓王超必須留足。
許多年以後,當網路鋪陳進千家萬戶,這片專家公寓因為預留了相應的管道,並不需要對相關路面、建築再進行剖腹開刀式地深掘埋管時,王超知道這個訊息,才猛地一忡怔。
當然,專家公寓和配套服務業的建設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棘手難題,莫過於因為拆遷安置帶來當地居民的無限想象……
這天,趙詩音看到葉秋桐只穿了一件白t恤,一條及膝的黑色七分中褲和旅遊鞋要出門,不由奇怪地問:
“秋桐,你這是不用上班啊?”
“上班,不過是做偵查員去了。”葉秋桐笑道。
“哦?什麼時候輪到你這個大老闆親自上陣了?”趙詩音不解地道。
“我呀,這是深入居民中,瞭解民情民意,我正在寫一份對政府拆遷安置的計劃書,但是現在缺少真實民意的反應,所以要實地調查一番再做決定。”
葉秋桐往臉上塗了防曬爽,七月的太陽火辣辣的,不塗厚點一會回來就會變成紅臉膛的女漢子。
葉秋桐的面板質地很好,用趙詩音的話來說:就是比別人都白一個色號,看起來象是一個白色的發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