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詩音最終真地接手了泰和橡膠有限公司。
除了它是一個還能賺錢、盈利不錯的企業外,趙詩音能接手這個公司,肯定和肖劍、肖峰兄弟倆有關系。
反正以當地政府的態度,如果趙詩音不接手,肯定也會賣給別人,至於別人是不是還是繼續從事這門生意就不知道了。公司的生産流水線可以拆了賣掉,公司的地皮也可以重新開發……
莫名的,趙詩音不想讓這個公司消失,因為確定肖峰和肖劍兄弟倆和“哥哥”的失蹤有關系,趙詩音便想把這個公司留住。
這象是某個記憶點一般,只要這個公司存在,她就不會忘記外甥被人強行擄走的事。
趙詩音一直很自責,家裡唯一抱過外甥的人是她,送外甥到育嬰室的是她,為什麼她沒有守住外甥?
買下泰和橡膠公司後,趙詩音甚至連公司的名字也沒有改,就是法人改了一下,仍然叫泰和橡膠公司,生産的仍然是然的乳枕産品。
只是新員工來公司上班時會發現,公司宿舍樓四樓整層都被封住了,樓梯的入口兩道鐵門鎖死,關得嚴嚴實實的,沒有人能進去。
後來大家聽到一些傳說,於是甚至有人覺得那被關住的四樓裡,半夜經常會有異常的動靜,比如亮光啊、白衣一閃什麼的。
還好,橡膠廠的人員流動性也挺大的,大家來來去去,久而久之,這些似乎靈異的傳聞才慢慢消失了。
葉秋桐捐資籌建公安系統內部網路經過上級部門的許可,馬上在全國進行了推廣,由於資金全部來自葉秋桐這一方,搭建網路系統可以說是資金充足,資源強大,推進得很快。
但是由於搭建網路需要的計算機都要進口,所以在硬體建設方面進度稍遲滯。
不過,與此同時進行的是警方在全國掀起了打拐行動的高潮。即便是偏遠山區的小村、角落,身份來歷不明的婦女、兒童,都被派出所要求採血樣,並進行資料儲存。
一旦計算機,不,現在還叫微機,一旦微機普及,就可以馬上把這些資料錄入系統,第一時間進行比對。
各地方基層派出所的微機室都開始建立了,再窮的派出所也會撥出一間專門的房間裝微機用。
在墨菲的協助下,葉秋桐的離岸公司女媧順利成立,註冊地為開曼群島,於是葉秋桐利用女媧公司的身份,將大批的個人計算機運進了國內,開始對警方的網路系統進行硬體建設。
三年以後,公安內部網路系統提前建成,全國公安實現了內部資訊的互聯互通。而早前就同步進行的dna資料也被錄入到微機系統裡……
在一個黃土漫天的邊遠農村。
一直被關在窯洞裡三年的一名女大學生,終於等到了窯洞被開啟的那一天。
“你是來自廣東的女大學生,叫陸琳吧?”一名警察如神兵突降,出現在她面前。
“是,我叫陸琳,我是廣東人,廣東大學數學系三年級的學生。”陸琳激動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