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葉秋生雖然經常要姐姐拿主意,但是葉秋桐都和王娟商量著,都以王娟的喜好來佈置了。
這樣一來,皆大歡喜,王娟心裡一點鬱氣也消失了。
葉秋桐看清楚王娟眉宇間的鬱色漸漸消散,便知道自已猜得沒錯,自已這個出嫁後的大姑姐,老是回孃家,著實招新媳婦討厭。
葉秋桐思忖了一下,覺得不能放任王娟這種想法,總得找個機會讓她明白,既然成為一家人,就要相親相愛相扶持,互相防範、厭惡是不對的。
所謂家和萬事興。
前世不就是牟紅的惡毒,才讓她家破人亡的嗎?
當然,個中也有她的任性……
王娟並不明白,自已的前任上司正在謀劃著對付她,她只覺得,葉秋桐似乎還挺識趣的,方才做的一系列佈置都聽從了她的意見。有些地方,她故意弄錯的,葉秋桐也一聲不吭,沒有發表意見。
王娟不相信以葉秋桐的閱歷,不會看不出來,她的做法不合規矩,然而葉秋桐還能忍著不說,這說明,葉秋桐對她的確抱有忍讓之意。
想來,葉秋桐是怕她和自已意見分歧,讓葉秋生為難吧?
王娟暗暗想明白這些,突然沾沾自喜地覺得,她抓住了葉秋桐的軟肋,那就是:葉秋桐不想讓葉秋生為難。
唔,這倒是可以利用起來。
“你們仨,吃飯啦!”
錢秀花的聲音在院子裡響著,王娟微皺了下眉頭,農村人不好的一點就是嗓門大。
作為城裡人,最怕就是鄉下人的大嗓門,不鳴則矣,一鳴驚人,如果一起出去街上,怕是讓人覺得特別沒教養。
王娟一想到結婚時要請朋友同學來,到時候錢秀花作為婆婆不免也要出面應酬,王娟便一陣頭疼,覺得很丟份。當然,在還沒有完全掌控萬生地産之時,王娟也不敢公開嫌棄婆婆,只能在心裡暗暗計較。
“媽,來啦。馬上。”葉秋桐倒是立即笑容滿面地應道,連聲音都帶著笑意微甜的氣息。
哎,葉秋桐好歹是公司的老總,親生母親又是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怎麼對婆婆的大嗓門這樣的粗魯之舉也不糾正一下呢?
王娟心裡腹誹道。
但是轉念一想,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葉秋桐從生下來不久就送到錢秀花手上養,葉秋桐或許原來的脾性也和錢秀花差不多吧?只是到了城市裡,才慢慢有所改變。
而錢秀花年紀大了,一輩子都是這樣,也不怎麼需要應酬和麵對外人,怕是改不了粗魯的陋習了。如果以後自已的孩子給錢秀花帶……那肯定慘了,一定會被教得象農村的孩子一樣。
王娟心裡想了很多,最後決定,如果以後自已生了孩子,弟弟們還沒有生的話,到時候大不了讓自己母親來幫忙帶,還可以趁機多塞些錢給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