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說說笑笑,來到飯廳,奇怪的是趙詩音也在飯廳裡,看上去,似乎在等葉秋桐一起吃飯。
趙詩音身著白t恤,上面沒有任何花紋和ogo,樸實無華,下面是一條淺灰棉布短褲,軟軟的布料服貼卻又有型,以葉秋桐現在鍛煉出來的眼光一看,就知道這一套看似簡單的衣著,實則價格不菲。
趙詩音面容精緻漂亮,又加上有混血的基因,深鼻高目,就算這樣簡單的衣著,扔在人群裡看上去也是十分奪目。
“妹妹,你也沒有吃吧?來,一起。姑媽說你這麼晚回來,一準沒吃飯。我也正好還沒吃,就等你了。”
趙詩音叫妹妹上癮了,現在叫得可溜了,時時彰顯著身為姐姐的“榮耀”。
而且,這個妹妹性情表面看上去溫和,和姑姑一樣,實則隱忍大氣,讓趙詩音倍覺親切,覺得特別有她們趙家人的stye,而今她和葉秋桐一起做生意,愈發瞭解了這個妹妹的經商能力,不由地對她前瞻性的眼光感到驚豔。
尤其是知道葉秋桐在《紐約金融界》發表過論文後,趙詩音更是差點沒驚掉下巴。
原來這個乍一看特別“鮮嫩”的表妹,竟然還是妥妥的學霸?
再調皮的人看到“班裡的學霸”都會老實下來,這是人的一種“本能”。
趙詩音雖然上的也是名牌大學,但是學業上只是勉強吊車尾,自已有幾斤幾兩自已知道,所以對這個年紀比自已小幾歲的表妹,已經上升到了平等對視的高度。
“姐,以後別等我,還有媽,以後你們準點開飯,給我留點就行,我沒那麼講究。”
葉秋桐心情大好地道,有人一起吃飯,還是家裡的至親,不錯。要不幹嘛上街吃飯逛街都要約個伴呢?
“行,我知道的,如果全家都等你們吃飯,你們肯定有心理負擔,我們不等你們,但是會把飯留住。真的不回來吃,就提前打個電話過來,免得浪費了。”
趙文倩如此善解人意,和一般母親還是不同。
原來,母親的心底這麼纖細敏感,怪不得她容易患上抑鬱症。
葉秋桐坐在餐桌邊,見晚餐是雜糧粥和小籠包。文火在瓦罐裡熬得爛爛的雜糧粥,就著自家手工的小籠包,咬一口,新鮮的肉餡味道足足的,還頗有彈性,讓葉秋桐忍不住一個人吃了一籠。
“妹妹,看你吃得這麼香,我也忍不住吃多了。”
趙詩音拿起紙巾,擦了擦嘴,臉上神情愉快,經歷了驚心動魄的被追殺後,在國內休養了這段時間,她算是回過神來了。
而且,趙詩音慢慢覺得,這片慢生活節奏的土地,似乎也沒有她原來想象的那麼無聊。
這裡有至愛的親人,大家都對她很好;這裡有她起步的事業,這是她畢業以後,獨立掌舵的第一家企業……創業的感覺原來如此美妙。
她和葉秋桐之間有爭執,有分歧,但是最後都能心平氣和坐下來,談出一個雙方滿意的結果。
不得不說,她這個表妹,雖然大學還沒有畢業,但是卻自有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並且對時下的經濟走勢看得極準,眼光犀利,讓趙詩音不得不服。
“姐姐,咱們把超市的名字定下來吧?”
葉秋桐喝著母親泡好的茶,一家人坐在小院子裡,聞著葉秋桐院子那頭八月桂的清香,不知道有多愜意。
“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想想,到底要用什麼名字?我拿不準國內的氣候,不懂得什麼名字才好。”
“我覺得啊,既然超市是新鮮事物,肯定要起一個讓人耳目一新、洋氣一些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