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鄭銀秀這麼一質疑,吳寶福也不確定起來,他其其艾艾地看著葉秋桐,疑惑地問道:
“秋桐,聽起來你對投資超市似乎挺熟悉的,可是為什麼你卻又說自已沒有從業經驗,做這行一定能賺錢嗎?再說,我也走遍國內許多地方,還真沒有聽說過超市這東西。”
葉秋桐懶得解釋,曉得他們對她不太信任,便笑道:
“舅舅,舅媽,你們也知道做生意有風險,我哪能保證做這門生意就一定賺錢呢?至於投資數額為什麼要這麼多,我剛才也一一算給你們看了,這只是初步計算,也許還需要更大宗的投入也不一定。
如果你們覺得做超市風險大,要不就象舅舅說的,開個小賣部先試試水?這個投資不大,利潤也不錯。”
這個年代是生意人賺錢的最好年代,開個小店都能養一家有餘,還會被尊稱為老闆,因此,吳寶福聽著就心動了,點點頭道:
“我再觀察一下,或許先開個小賣部再說。”
葉秋桐看著吳寶福一家,心裡慢慢明白過來,為什麼隨著時代的變遷,能夠有力崛起,改變自已地位和財富的人數量如此稀少,因為時代的侷限性,讓他們看不到放在眼前的黃金機會,在瞻前顧後中,他們失去的是改變階層的命運的垂青。
言盡於此,葉秋桐再說下去就成仇了,於是,她也不再勸了,其實,這個主意形成後,葉秋桐心裡倒是有了主張,想要組建一支開連鎖超市的團隊。
如今這個行業在國內還是空白,如果能第一時間做起來,商業零售業帝國的女皇便非她莫屬。
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塑膠製品行業固然有前途,但是也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環保的、新興材料的沖擊、同行業的競爭等,多開闢一個同業渠道,就意味著多一份穩當。
最重要的是,明知道會賺錢的行業而不涉足,葉秋桐還真是心癢癢得很。
當然,如果吳寶福願意開超市,葉秋桐也不可能不幫他,只是現在吳寶福自已拒絕了這次機會,葉秋桐也不能強勸。
不過,機會倒並不光只有這一次,現在才八十年代,超市模式因為她而提前出現,吳寶福想要抓住機會還是可以的,即便到了21世紀,仍有大大小小的超市層出不窮,後山村有一些村民外出打工攢了些錢,也有人開了小超市,但是當然,那樣的小超市賺的錢也就夠餬口罷了。
“好吧,這事就先商量到這,秋桐,接下來我們大概要在向陽長住了,你能幫我們打聽一下,附近這裡有什麼房子租嗎?”
吳寶福見生意有了大致的方向,心裡也定了許多,便問葉秋桐。
“長慶村我還是很熟的,我幫你問問村裡人。現在你們先到我廠裡坐坐吧!”
葉秋桐本來不愛帶老家的人到廠裡,上一輩子她在外風雨飄搖幾十年,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有點害怕吳寶福硬要賴在她廠裡做事。
但是總不能一直坐在酒樓裡吧?
再說,如果吳寶福以後要在這裡開小賣部,肯定也會知道她廠在哪裡,這麼想著,葉秋桐便也無所謂暴不暴露自已的實力了。
開車把他們載到自已廠裡,吳寶福一看葉秋桐這廠有聲有色,機器轟鳴,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吳寶福不禁眼睛都發直了,道:
“秋桐,你這一年能賺多少錢啊?肯定不少吧?賺個幾十萬沒問題吧?”
“沒有啦,你看這機器都是德國進口的,很貴,還有工人的工資也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