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舅媽,時間確實也不早了,如果還沒有吃飯,這附近有家小菜館不錯,咱們先隨便填下肚子,晚上再去酒樓吃。”
吳寶福一聽葉秋桐沒有驅趕他們的意思,高興地連連點頭道:
“好,有飯吃就好。”
得,這一家人是落難了?什麼時候要求這麼低了?
葉秋桐就想不明白了。
吳寶福一家,過去過的是永遠雞湯、鴨湯在鍋裡燉、飄著香味的日子,現在怎麼過成這種狼狽模樣了?
葉秋桐把車開過來,讓吳寶福一家把行李裝上了後車廂,然後載著他們往長慶村駛去。
自從長慶工業區發展紅火之後,工業區的工人越來越多,現在人數達到了四千多人,這麼多人,吃穿用度都是商機,於是沿關工業區的外圍,餐飲店、小賣部、住宿的小旅館等服務業也跟著如雨後的蘑菇一般發展起來。長慶村如今已經發展得象個熱鬧的集鎮了。
葉秋桐把車子停在一家叫“杏花村”的酒樓邊,雖然是吃個簡單的便飯,但是到底是遲生的舅舅,不管他們過去對她怎麼冷落,也是親長,來的第一頓飯如果沒有招待好了,怕是會被他們詬病。
不過,現在不是飯點,已經下午兩點半了,所以去酒店吃飯也不適宜,再加上他們一身衣著潦倒的樣子,也不好帶到星級酒店吃飯,便帶他們來到長慶村她經常接待客人的中檔酒樓。
因為長期掛鈎,所以酒樓老闆和葉秋桐很熟了,立即招呼上菜,否則,這個時間點這樣的酒樓是歇業的。
“嫂子,我說你在這裡混得不錯吧?看看,有車有房,聽說你自已開了廠子?”
樹仁吃飽了砂鍋牛肉就米飯,心滿意足地拍拍肚子後問葉秋桐。
葉秋桐見吳寶福和鄭銀秀亦是眼光閃閃地看著自已,似乎心有所圖。
見他們都吃飽了,葉秋桐便喚了服務員端上熱茶,才道:
“是開了個小廠子,做塑膠花的,不過現在同型別的廠子越來越多了,生意也不好做了,看到前面那片工業區沒?光是做塑膠製品的公司就有三家,每家都比我的大。”
葉秋桐可沒說這三家都和她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一家直接就是她的了,還有一家是李嘉明和她的上市公司,另外一家則是墨菲從美國引進技術辦的。
不過,雖然都是塑膠製品公司,但是三家的産品方向都不一樣,並不會形成競爭,各有各的專業領域和細分市場。葉秋桐在這件事上打了個馬虎眼,主要是吳寶福似乎也不是一個什麼可以信任的人。
能對生活困頓的親妹妹不聞不問的哥哥,葉秋桐才不相信他能有什麼好心呢!
更別說舅媽鄭銀秀對自已親弟弟鄭西寧要拔管不救的事了。
反正,如果不是還有血緣關系,葉秋桐和這家人一點也不想産生聯系。
“秋桐,你再怎麼說還有個廠嘛,看你現在的小日子肯定過得不錯,其實呢,舅舅這次出來,是避風頭來的,還要請你多加幫忙了。”
吳寶福吃飽了,再不把實情說出來,眼看也賴不下去了,只好老著臉皮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