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海的弟弟道。
“嗯,咱們剛回來,也不瞭解情況,你們去多打聽打聽,我也去打聽打聽,到時候視情況再定。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讓王偉得意。一定要把他的好事攪黃了。”
鄭志海惡狠狠地道,被太陽和海水颳得黧黑的臉上,露出了兇狠的表情。
葉秋桐不知道這邊還有這個戲文,但是就算她感覺鄭志海那仨人表情有點不對勁,她也沒空細想了。
因為向陽國營塑膠廠的趙師傅帶了十幾個人過來,要到她的公司裡應聘。
葉秋桐一看來了這麼多人,有點傻眼了,但隨即就高興起來,沒想到趙師傅出門,一下子就解決了她招工的大難題。
趙師傅的兒子小趙也來了,臉龐一看就是父子,一個挺精幹的小夥子,聽說有工作,和父親一樣做技術工,工資也不低,頓時萎靡了大半年的小夥子就精神了。
不過,來到長慶村一看,小趙還是有點失望,畢竟是私人的小作坊,還是太小了,他從小以父親的職業為榮,隱隱幻想著葉秋桐這邊的工廠,是不是也能如父親那邊一般氣派。
現在看來,幻想就是幻想。
還好,葉秋桐長得精神利落,充滿了做事業的勁頭,幾句話就把大家的熱情調動了起來。
她先是開了個短會歡迎大家,然後介紹了相關的規章制度,大家密切地關注到,葉秋桐提出了什麼以廠為家,人人都有機會當股東的概念。
雖然葉秋桐的廠裡連臺機器也沒有,而且大家還看不到盈利模式,但是她提出的這個概念由於太超前了,卻讓大家頓時有身體一凜、寒毛倒豎之感。
自已出錢,折成股份,日後自已也是公司的老闆……
太不可思議了。
這要放在國營廠裡根本不可能。
雖然國營廠提出人人都是主人翁,但實際上,由於吃大鍋飯,磨洋工的人不少,從心裡真正把自已當企業的主人的工人並不多。
倒是葉秋桐提出股份的概念後,聽懂的人猛地好象看到了眼前出現了一條金光大道。
“聽明白了嗎?大家有問題可以問我,如果沒有問題,真的願意留下來,咱們就簽勞動合同,我也不多綁住大家,只簽一年,一年後,如果大家願意留下來我歡迎,如果不願意留下來的,我也不會勉強大家。”
葉秋桐做完動員會,看著下方十幾個新人,男男女女,表情各異,不過,相同的是歲數都還年輕,看上去都是二十來歲的樣子。
這些人都是趙師傅帶來的,他剛才也介紹了,他們都是同廠職工的家屬,有的是知青,有的是初中畢業後無所事事閑在家裡的,如今一聽有當工人的機會,就都來看看了。
葉秋桐的廠現在雖然小,但是溫廠長說過,可以24小時生産,輪班,所以十來個人,她還真是需要,她也希望這些人能留下來。
這時,有一個年輕的姑娘舉手了:
“葉廠長,你剛才說的股份的事是真的嗎?我們留在廠裡工作三年,就可以入股?成為工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