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是一個過命交情的教授幫山熊勘查的地形,難怪山熊能夠這麼執著堅持。
也還好是山熊有一股傻勁,要不然一般人早就放棄了,如吳寶福之流。
葉秋桐美滋滋地夾了一個鹵豬頭皮放進嘴裡,脆生生地咬著,心情大好。雖然不喝酒,但是葉秋桐依然舉起杯子裡的開水,對山熊道:
“大叔,咱們合作愉快,願我們以後都象今天這樣順利,財源滾滾!”
“好,合作愉快!我看,這次的好運氣是秋桐你招來的,要不然,以前我和吳寶福一起打井,怎麼沒有這樣的好運氣呢?哈哈!”
山熊愉快地一飲而盡。
三天後傳來好訊息,據技術員按目前的手段勘查,這次打到的煤層儲量十分可觀,按儲煤量來說,大約可以給每個股東帶來二十萬元的純利潤。
當然,這二十萬元也不是一下子就能拿到手的,還要開採、運輸、出售,扣除各種成本後,才能到股東手裡。
二十萬元在後世雖然不算多,但是現在是八十年代,按購買力和物價水平算,如今一萬元相當於後世的三十六萬元,二十萬元則差不多等於六百多萬元。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演算法,事實上,現在一萬元的購買力,比後世的三十六萬元購買力強多了。至少,後世的三十六萬元只能買北上廣房子的一個衛生間,而現在的一萬元,已經能蓋一幢大厝了
因此,在葉秋桐的眼裡,這二十萬元足以改變兩家人的生活,讓他們在這個時代過上優渥舒服的日子。
而根據山熊的介紹,扣除礦山各種運營和維護的成本費用,大約每個月他們能分到手五千元,至於葉秋桐分到五千元後要怎麼去和葉長志結算,那是葉秋桐自已的事了。
山熊建議採取一季度結賬一次的方式,葉秋桐和葉長志都表示贊同。
當然,知道西山煤洞在轉換股份後,開工第一炮就炸出了煤,鄭銀秀還跑來礦井大鬧了一場,意思是說山熊和葉秋桐合夥欺騙了他們,他們就是想把吳寶福排除在股東之外,所以故意不炸出煤來,好逼使他們迫不得已轉讓出股份。
山熊沒想到合作多年的鄭銀秀是這樣耍無賴的婦人,他又不是吳寶福,自然不會怕鄭銀秀,索性二話不說,放出狗來,看到那有她半人高的藏獒,鄭銀秀只好敗退了。
經過這一番折騰,吳月桂徹底重新整理了自已對哥嫂的三觀,知道在他們心裡,自已多麼可有可無,傷心之餘,她也慶幸自已雖然失去了丈夫,但是一家人相處還是十分融洽,足以安慰。
葉秋桐把父親和弟弟帶到礦井,讓他們輪流幫著管理煤礦,山熊是個梗直的人,在西山煤洞出煤後,便和葉長志成了莫逆之交。
葉秋桐見煤礦的事已經成了定局,不需要再往裡投更多的錢,便和顏大生的玻璃廠結清了賬。
所謂無債一身輕,葉秋桐手裡在煤礦未分成前,還剩下八千多元,她準備等隨軍的通知下來後,再好好想想要怎麼分派這八千元錢。
雖然西山煤礦那裡開始源源不斷地向外運煤了,銷路根本不愁,但是還沒有分成前,葉秋桐暫時也沒有了其它的經濟來源。
重生前的種種經歷,讓葉秋桐始終沒有安全感,這就註定了她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葉秋桐考慮得很多,她考慮到如果光做煤炭生意,也要面對各種風險,不說別的,小煤窯的安全往往存在著大問題,崩頂、瓦斯爆炸等等意外,總是在小煤窯中如影相隨。
雖然葉秋桐已經和山熊說明,要盡最大全力做好小煤窯的安全防護措施,但是具體操作者是山熊,葉家人都是門外漢,所以這只能寄望于山熊的良心和父親時不時的盡心監督了。
除此外,國家政策的不確定性,也給小煤窯的生存埋下隱患和危機。葉秋桐記得國家後來對小煤的定性是“關停並轉”,證明小煤窯的存在,只是這個時代短暫的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