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信表示,他在法院有熟人,就算他違反合同,到時候被判賠償也是小額的,他也會找執行庭的人疏通關系,讓趙全友不必執行判決,另外,吳信表示,今年的黃桃罐頭,他可以每瓶降兩毛錢的價格賣給吳信。
後世重視的個人信用,這時候的商人基本上還沒有建立這種誠信意識。
而個人信用體系也沒有建立起來,就算是一個失信的人,在買房、上學、貸款的時候,也不會被嚴格審查,所以什麼信用,對趙全友根本沒有價值。
能從吳信這邊先賺到壓低了價格的罐頭錢才重要。
趙全友的省外銷售商最近一直在催貨,說他之前賣的黃桃罐頭銷路很好,讓他趕緊發貨。
趙全友故意拖著不發,說貨源緊缺,吊對方胃口,就是想對方主動提價。
而洋上村的黃桃罐頭才是大頭,葉秋桐那的黃桃罐頭已經不多了,可以說,葉秋桐的剩餘價值已經被他榨得差不多了,現在吳信主動送上門來讓他壓榨,何樂而不為?
說到日後的生意,洋上村才是全縣的産桃大村,佔了全縣黃桃産量的八成,抓住了吳信,就等於抓住了未來黃桃罐頭的主要産量,因此,趙全友又能從中撈一把,又能抓牢大客戶,他何樂而不為?
自然,葉秋桐便成為了棄子。
只是趙全友沒有想到,葉秋桐做生意太沒有經驗了,氣憤之餘,竟然把合同甩給他看,難道葉秋桐不知道,合同必須緊緊捏在手裡,防止被人破壞的嗎?
趙全友撕碎了葉秋桐和他訂的合同,把自已手裡的那份也當場處理掉給葉秋桐看,免得她日後再以合同來生事,看到葉秋生憆目結舌的樣子,趙全友心中大樂,還順嘴諷刺了他幾句。
“趙老闆,做人但求留一線,尤其是做生意也是這樣。既然你主動撕毀了合同,我們也不打算賣你了。走吧,秋生。”
葉秋桐說著,拉著弟弟上了貨車,示意司機開走。
“哎,哎,就這麼走了?六毛錢收你的罐頭要不要?至少你得把瓶子錢回收了吧?”
趙全友沒想到葉秋桐走得這麼利落,也沒有糾纏,也沒有大吵,反倒覺得有些可惜了。
吳信不是說上萬瓶罐頭,葉秋桐還欠村民原材料錢嗎?那些欠款都夠葉秋桐還一輩子了,她面臨這樣艱難的處境,竟然還如此淡定自若?
趙全友突然覺得事情有點不對,於是他踩上腳踏車,遠遠跟在那輛送貨車後面,尾隨著葉秋桐。
趙全友估摸到著葉秋桐是要零賣了,但是那麼多罐頭,城裡能賣的也就那麼幾戶,趙全友都認識,如果這些人要買,趙全友決定要不餘遺力地破壞葉秋桐的生意。
沒看到葉秋桐難過失落、備受打擊的樣子,趙全友覺得心裡挺不舒服的。
沒想到,葉秋桐根本沒有沿街叫賣,而是直奔長途汽車站去了。
葉秋桐和葉秋生把裝在木箱裡的水果罐頭一箱一箱從貨車上搬下來,然後送到長途車站的貨運處,三千多瓶的罐頭,一百五十多箱,搬了好一會兒才搬完。
不會吧?葉秋桐要直接把罐頭銷外省?
躲在暗處的趙全友張大了嘴,一臉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