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播報員繼續。
“陸然,《後來》。”
“這首由冉初晴演唱的《後來》,一經出現便在全網掀起了懷念青春的風潮,依然是陸然作詞作曲,依然是csa評分9.0的黃金單曲。”
“陸然,《怒放的生命》。”
“主動勵志曲風的《怒放的生命》,黃金,csa9.0,...依舊是其鐵打不動的標籤,同時這首歌讓我們看到陸然曲風的多樣性。”
“豁!”
隨著五首提名的歌曲出現,看著大螢幕上三個面容,尤其是佔據中間位置的那個面容。
陸然!
儘管在金曲獎晚會之前,所有人都知道陸然最佳作曲一共提名了三首。
但當時所有人對陸然的提名破紀錄只是一種“哇,好厲害啊,不錯不錯。最佳新人穩了”的心態。
基本都是覺得他能拿個最佳新人就算不錯。
結果剛才最佳新人也沒拿到...
那其他十六項提名基本就是陪跑。
儘管如此。
現場聽播報眾人還是有種難以置信的念頭。
出道不過一個多月的新人,竟然已經出現在華語樂壇的最高殿堂。
而且是以這種多首提名的方式出現。
這其中給眾人帶來的震撼,不亞於陸然得了最佳新人獎項。
“所以,最佳作曲究竟花落誰家?”
隨著許星蕊話音一落,一旁早已反應過來的方永開始拆信封。
會是誰呢?
全場一萬五千名觀眾都目光死死的盯著大螢幕上那個拆開的信封。
“李孟吧我覺得,這屆評委應該挺喜歡搖滾的。”
“我倒是覺得劉曲合機會大一些,要知道去年年底他的《五指山》屠榜程度不亞於陸然這幾首的。”
“我也看好劉曲合...”
臺下眾人紛紛議論著。
而出現三首提名的陸然雖然以高頻率出現在眾人口中,不過說出來的話大都是“不錯不錯,可惜資歷淺了點”等等的話語。
畢竟最佳新人都拿不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還指望拿最佳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