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一點時間,我再揣摩揣摩。”
“好!”
陸然點點頭,看著初晴拿起歌詞坐在角落裡獨自發呆。
忍不住微微感嘆。
初晴不愧是小天后出身。
說實話,她的唱功真的幾乎無可挑剔。
他剛才更多是出於在歌曲理解上的一點建議。
畢竟有前世原唱在前,這首歌的感情基調等都已經到達一個相當的高度。
原唱奶茶在發行這首歌的時候,正經歷著自己的那一份“無可奈何的情感”,因此很能體會那種感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開始到結束,愛情本身就無可奈何。
在命運捉弄面前如此渺小的我們別無選擇。
成熟是要付出代價的,也許遺憾才是人生美好。
...
諸如此類。
因此,奶茶的原唱演繹方式,並沒有那種聲嘶力竭。
也許她內心早已淚流成河,也許那個人一直佔據心海從未離開。
但表露出來的是,一個歷經感情風雨後的成熟女人,某個節點睹物思人,發出對初戀這件小事的追思唏噓。
這種欲說還休的演唱方式更加撓人心窩。
另外有一點,與原唱奶茶不同的是。
初晴原先是甜歌出道,聲線裡天然帶著一絲甜糯。
即便出道十年,曲風也不再侷限於甜歌一類。
但不過28歲的她聲線裡依稀能分辨出那一絲甜。
陸然並沒有讓初晴刻意扮成奶茶那種聲線。
在他看來,各有各的特色。
初晴嗓音裡帶著的這一絲忽隱忽現的甜,在這首充滿遺憾的歌裡,更能反襯出歌曲裡那個女孩初戀時的那般美好。
十七歲那年仲夏。
梔子花白色花瓣,落在少女的藍色百褶裙上。
在那個月色皎潔的夜晚。
這種意境會隨著聲線裡這份殘留的餘甜,勾起聽眾對往昔的的懷念。
風雨過後,青澀褪盡。
內心深處卻一直保留著那片香味未散盡的白色梔子花。
那時的初戀該是有多麼的美好?
...
直播間裡的彈幕仍在吵著。
剛才陸然與初晴的對話被收音很好的捕捉到鏡頭裡。
因此觀眾聽得很清楚。
不少人認為陸然的說法很對,畢竟是歌曲作原作者,初晴按照他的理解去改變唱法是應該的。
但更多的人出聲反駁。
初晴的唱功已經算是新青兩代女歌手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