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就這樣呆呆的過去了,午飯的時候紫蘇才回稟:“早上的時候是夫人那邊叫人去城門樓上發饅頭,夫人還差點出門了。”
唐青鸞一下回神了,嚇了一跳:“夫人為什麼要出門?”
“說是想去城門樓上看看情況,想要開粥棚……關紹好容易的給攔住了。外面還不平靜,城門還是沒開,官府到底要怎麼做還都不知道呢,現在出去到底還是很危險的。”紫蘇道。
唐青鸞忙點頭,確實不能出門。
她也不能就這樣失魂落魄下去,日子還是要過的。於是打起精神去齊夫人那邊,跟齊夫人說好了,施粥這件事自己來辦,順便還要施一些藥湯什麼的,不過暫時不能著急,選好了地方,做好了準備。
齊夫人也就答應了。
唐青鸞雖然說得不著急,不過心裡知道,豈能不著急。從城門樓往下吊一些饅頭下去,始終只能讓城門周圍的一些人吃上,稍微遠一點的地方的饑民依然是餓著的,這都兩天了,何況饑民可能是餓著肚子來的,都不知道餓了多長時間了,多拖一天都不利。
原本齊景灝說好了,幫著她聯系一些大戶人家,一起施粥的,但是齊景灝突然的接了命令出發了,就只能她自己想辦法了。
首先想到的兩個人就是葉柳和郭湘,她們兩人都是大戶人家出身,開個粥棚自然是沒什麼要緊的。
不過轉而一想,這兩人似乎都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葉柳很快就要嫁人了,肯定是顧不上這個,而郭湘是理國公府的表小姐而已,讓她提出來讓理國公府去開粥棚,她未必開的了這個口。
想了半天也沒合適的,唐青鸞覺著還是算了,還是盡量自己辦這件事,沒必要把誰扯進來。一來不知道人家願意不願意。自己找去了說出來,人家可能不願意也不好意思說出來。
二來這事還是有些風險的,外面都是災民,誰知道會鬧出什麼事情?沒必要叫別人涉險。
這樣想著,也就定了,先自己開。
也許看見自家開了粥棚,有宅心仁厚的大戶人家願意跟隨的,那麼人多力量大,也不用逼著誰來誰不來的,由人家自己決定好了。
想好了,唐青鸞就找來關紹,問他城外的情況,哪裡的災民少?
關紹道:“西城門口是最多的,都想進城。別的城門口人少的,遠處的就知道了,也沒法出城去看看。我們這幾天都是在西城門吊饅頭下去,人太多了,為了塊饅頭能打起來……橫豎這只是權宜之計,是要想個辦法在外面設粥棚。”
唐青鸞道:“說是東城門的人最少?”
關紹點頭,又道:“不過奶,咱們不用一定要在城門口設粥棚啊,這些饑民擠在城門口,是為了城門一開就進來……咱們若是能在遠點的地方設粥棚,倒是能把他們引開。”
對呀!唐青鸞突然被提醒了。
“不錯,在遠處開……還可以更遠,通州、昌平的都可以,分散到各個鎮多開幾個,讓這些人徹底分散了,越散越好。”唐青鸞一下想到了:“這樣也不用所有的人都去一個粥攤子,擠翻了打起來的。”
關紹也點頭:“奶這主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