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鸞忙道:“哪裡啊,這種事情各家都有,誰笑話誰呀。”
“說的也是。”郭湘道。
李氏為了把氣氛轉轉,也是為了轉開話題,‘噗嗤’笑了道:“你倒好像很懂似得……”
一句話說的郭湘也漲紅了臉,忙道:“我也是見過幾次……嫂子,你只當這種事情只咱們家有?別人家一樣!上一次在聶武燕家,也是她家一個妾跟家裡的一個下人婆子打架,鬧得好一個沒臉呢……”
李氏無語搖頭。
雖然有點小鬧劇,不過也不影響什麼。茶水涼了,於是丫鬟又去換了一種茶,李氏確實是很講究吃的一個人,換了茶就叫人跟著換了茶點。
這一次的茶是‘洞庭帝子春長恨,二千年來草更長’的黃茶中的君山銀針,用的是和田白玉茶盞,色澤鮮亮香氣高爽,茶湯的顏色橙黃橙黃的,在白玉瓷杯中更顯得高貴典雅。
這種茶原本就是適合欣賞的一種茶,端著白瓷茶盅,看著杯中金黃色的茶湯,香氣繚繞,再喝一口,甘醇留香,感覺就很不同。
唐青鸞贊嘆道:“五少奶奶果然是懂生活的人,這種不冷不熱的天氣裡,坐在這碧水一天色的荷花池亭子裡,喝這一杯老君眉,可真真是一大享受了。”
李氏一下子笑了道:“看樣子咱們兩人是能說到一塊兒去,我就是成天研究這些茶點果子,吃貨一個。比不得那些千金小姐們,出口成章高潔秀雅的。”
唐青鸞因為她無意說出來‘吃貨’兩個字,更顯得親切,頓時笑了起來。
郭湘挑著眉道:“我也愛吃啊!你們若是結個吃社,一定算我一個!”
“還有吃社?!”唐青鸞驚訝,大家頓時又笑的前伏後仰的。
理國公府因著皇後那邊的指點,一直都想要和齊景灝走動起來,而要想盡快的顯得親近,自然是需要後宅的婦人們來往。家眷們來往起來,兩家的關系那才是跟一般的公事來往不同了,親近了。
所以理國公府琢磨了很久,怎麼樣的讓家眷來往起來。只是礙於自家和齊景灝一個輩分的孩子們年歲都大著七八歲,完全說不到一塊兒去,才叫親戚身份的郭湘出來。但之前也是淡淡,感覺不是那麼親近。
這會兒幾個人在亭子裡說笑的完全和客套的那種不同了,早有看著的婆子下人去跟理國公夫人稟報,理國公夫人知道了,也終於點頭鬆了口氣。
終於算是關繫好了一步。
唐青鸞當然也知道,和這些人家來往少不了功利在裡面,不過功利歸功利,能在這深宅後院中找到說得來的人也是一件好事。
午時三人還一起吃了頓飯,午飯後去後山走了走,看看時辰走向了酉時,唐青鸞這才告辭。
這一天過得也挺愉快的,回來的路上,齊景灝問她如何,唐青鸞笑著道:“我現在知道了,原來我也是個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