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著吃著,唐青鸞又想起一個問題,驚訝的問:“對了……那到底是誰下的毒?說半天還不知道誰下的毒?總不應該是倭人……摹青和尚是通倭的,還有個樵夫幹脆就是倭人,不可能他們自己人毒死自己人啊。”
其實這個問題齊景灝和太子心裡都是明鏡兒一般。
下毒的人,陷害的是太子。
可能是和之前刺殺齊景灝有關系的那個人。也有可能不是,而是看到了可以陷害太子的好機會,於是出手的人。
若是摹青和尚死了,寺裡眾僧死個幹幹淨淨,那靜夜寺這條線索就是徹底斷了。而周圍百姓又中了毒大面積的死傷,這全都是太子的責任,太子做事不果斷,拖泥帶水,所有的線索沒了,還死了百姓……
試想皇上會不會勃然大怒?會不會處罰太子?
若是處罰了太子,什麼人受益?
其實想想,手段再高明,計策再深沉,但是動手的人藏不住,必定就是那麼幾個人,所以也沒有多叫人覺著如雲裡霧裡想不通。
“應該不是倭人。是陷害太子的人?”唐青鸞當然也很快想通了,問道。
齊景灝點點頭:“是啊。正是如此。太子監視摹青和尚,這件事皇上知道,兵部也知道,所以想瞞著別人是不可能的,只要有心的就能打聽出來。然後也盯著,等摹青和尚回來了,選個合適的機會動手,摹青和尚和靜夜寺的僧人全死光了……太子就算是渾身長嘴怕是也說不清楚。”
他搖頭:“動手的人才不管你查不查什麼奸細,他只管能害了太子就行。”
唐青鸞嘆了口氣:“無奈生在帝王家……心都夠狠。”她又很八卦的問:“你覺著是誰?三皇子可能性是最大吧?之前刺客暗殺你,百分之百可能就是曹建成那個混蛋,那麼和姦細有關系的就是曹建成和三皇子嘍!”
齊景灝好笑,想了想搖頭:“這個倒也真的未必……這一次動手的人只需要知道太子盯著的是靜夜寺和摹青和尚就行——而這一點就算是別的皇子也很容易打聽出來。而他並不需要知道更多了,下毒弄死這些人,陷害到太子就行。”
唐青鸞想想,這倒也是。
正是因為太子聽從了齊景灝的諫言,查奸細就是查奸細,不再想著透過抓姦細又去查背後害他的人,奸細這件事才能順利的查下去。太子本人順利脫身,奸細的事情上還算是立了功。
之前是拖延了一段時間。不過太子可以說,拖延那段時間就是為了查隱藏的更深的奸細,而現在確實也抓到了,這足以令皇上大悅。也證明瞭太子決策的正確。
順藤摸瓜一路查下去,查出來多少算多少,這都是太子的功勞,而摹青和尚也沒有死,抓緊時間審問,他這些年通倭的事實,那麼摹青和尚的這一條線也可以繼續追查下去。
這一役可謂是大獲全勝。
至於背後害太子的人,太子心裡應該也有數,而且也應該清楚,這種陷害不會一件兩件,今後會一直跟著他,他想要反擊,想要把害自己的人揪出來,其實還有別的機會。
倭人奸細這件事乃是大功一件,太子先把這件大功勞抓在手中,穩穩的守住,就算是贏了這一局。
博弈繼續也就是了。
夫妻倆吃了飯,唐青鸞換了一件紫色繡雲紋邊交領襦衫,紫色雲紋浣花錦月華長裙,給齊景灝找了一件紫色繡暗雲紋長袍,領口和袖口是唐青鸞親手繡的暗雲紋,和自己的一身裙子很相配。
和齊景灝一起來到了齊夫人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