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後下手的人真的很奸猾。他應該在動手佈置之前就猜到了,若是姝嬪死後,最先被查的就是藥方子,而在方子上添了一味附子,附子和半夏是十八反,吃了會死人的。於是案子查處的方向,必定就是兩張方子。
那一味藥是誰加上去的?姝嬪肯定是因為附子和半夏同在藥湯中才死的,查案子的人會追查附子的來源,如此,便把真實的死因隱藏過去了。
而真正的,姝嬪是吃了偽裝成半夏的虎掌南星而死,應該查的是虎掌南星的來源,當天是怎麼被當成半夏入藥的,等等。
如果不查虎掌南星,只被牽著鼻子去查附子的來源,誤入了歧途,也許一輩子都查不出來真相。
便是狡黠如齊景灝,也上了當,求皇上查驗方子的筆跡。這其實就是背後下手的人希望皇上做的事。若是真的從方子入手,就等於入了他的圈套,被他牽著鼻子走了。
當然,齊景灝會上當,是因為處於他的那個位置,提醒皇上查驗方子是唯一的辦法。若是換成另外隨便唐家的哪個人,之前能見到皇上的,應該也是會請皇上查驗方子。
等於是唐家的人不得不上當。而背後下手的人,已經算計好了,連出了事之後,唐家會做出來的反應都算計了進去。
皇上這時候才開始問:“確定是過量吃了虎掌南星所以中毒而亡?”
唐青鸞聽皇上好容易回到了正途上,忙點頭道:“臣女確定。”
皇上又問陳太醫和宋太醫:“兩位太醫覺著唐家女兒的驗證方式可有道理?”
兩位太醫忙道:“臣等覺著有道理。”
皇上又問兩個仵作,兩個敬事房的婆子,四個人根據他們所知道的,也基本上附和了,認為是有一定道理的。
唐青鸞心中微微鬆了口氣,只要大家都覺著有道理,那麼照理說父親的疑點是已經被去除了的,因為父親的方子上面沒有虎掌南星這味藥。不管是抓藥的太監弄錯了,還是太醫院抓藥的大夫弄錯了,還是什麼人故意,橫豎不幹父親的事了。
齊景灝也聽出來了,皇上問過了這段話之後,唐太醫的疑點分明是解除了的。皇上也不可能不信,不信一兩個人也就罷了,這些太醫、仵作的話都不信?
何況唐青鸞驗屍的報告非常的詳盡,齊景灝親手記下來的,很清楚,別看唐青鸞只在裡面說好像挺輕松的,他可是整整寫了十幾頁紙!連他這個對醫理外行的人都覺著毫無漏洞,沒有可懷疑的地方。
如果這樣皇上還不放人的話,那隻能說明,皇上也是要找人當替罪羊,同時也是覺著太醫當替罪羊最掩人耳目又說得過去。
——那樣的話,真的要趕緊另想辦法了。
不說齊景灝在這裡瞬間想了一大堆了,皇上在上面琢磨了一會兒,便道:“如此說來,唐東洲應該是無嫌疑的,方子上明白寫的半夏,並無南星字樣。”
大家都是一怔。
唐青鸞甚至都不敢驚喜,實在不敢想,難不成會這麼順利?
皇上已經道:“放了吧,好言安慰,陳太醫,可以給唐太醫幾天的假調整一下。在這件事中唐太醫並無過錯,依然是官複原職,在太醫院供職。”
唐青鸞真的有點傻!完全不敢相信真的這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