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鸞說完了,禦書房安靜了好一會兒,皇上臉黑的好像鍋底一樣,除了那個弓著腰一直呵斥唐青鸞‘放肆’的太監,屋裡屋外原本安靜站著的太監們,不知道什麼時候全都跪下了。
可見他們覺著唐青鸞這番話的嚴重程度。
不過唐青鸞自己覺著自己並沒有說很過分的話,開膛驗屍這也不是多麼新鮮的事,幾百年前的前朝,就已經開始了,前朝的宋慈寫了洗冤錄,到了本朝,其實驗屍的經驗已經非常豐富,技術非常成熟。
基本上只要透過驗屍的,如無外部因素幹擾,那麼發生冤假錯案的機會是很少的。
這一點皇上自己應該也很清楚。
現在糾結的只是死的是姝嬪,皇上的妃子。皇上覺著開膛破肚的,受不了而已。
跪著安靜的等著。
誰也不敢說話,大家似乎都在等皇上的雷霆大怒的到來。
皇上就這麼一直沉著臉瞪著下面跪著的兩個人。
不過——別說,唐青鸞的這一番胡言亂語,還真有些觸動皇上。皇上還從沒有聽別人說過,這後宮是自己的家,皇後那些人是自己的家人。他自己也從沒這樣想過。
家,家人。這些想法其實是很天真的,皇上最清楚自己身邊這些人將自己看成什麼,而自己又將她們看成什麼,在這些‘家人’中間,最重要的不是親情,而是皇權。
皇權才是他們所有人都重視的,是每個後妃們極度想要接近的,是自己的兒子孫子們從懂事開始起就在內心深處渴望的……
皇上緩緩的靠在了椅背上。
不過唐青鸞的說法是有些觸動他的,主要是從沒聽過這樣的見解,還是覺著有些新鮮。何況話裡也有些道理。
皇上情緒已經明顯安寧下來了,半天沒說話,沉吟起來。
姝嬪的事情出了之後,皇後雖然一直沒有過問,一副避嫌的樣子,但是皇上知道,皇後背地裡還是有些舉動的。皇後的孃家理國公府也是奔走起來了,大理寺、刑部、錦衣衛指揮使,理國公都接觸過。
顯然,皇後那邊是怕真的被栽贓了。這時候若是覺著心中無愧而什麼都不做,那才是愚蠢,才是站在那裡等著給別人當箭靶子。
而皇後一動,其他的人便也跟著有舉動。
莊妃也沒沉住氣,同樣莊妃的孃家楮國公,也是走動了一些地方,打聽著宮裡這件事的情況。
就連皇太後的孃家平原侯府都被驚動了。皇上知道,這些天去平原侯府的人,有理國公、楮國公、榮國公、定遠侯、還有些爵位更小一些的。
這些人去都是什麼目的?不言而喻。
各自為了各自的利益罷了。
這後宮表面上看好像一潭池水,安靜的好似一個溫婉賢淑的大家閨秀,但其實平靜的水面下,是暗波洶湧,是一個接一個的漩渦!只要是誰一步走錯,或者一個疏忽,可能就是萬劫不複!
皇上召陳太醫、宋太醫協同仵作驗屍,就是想要查明白姝嬪的死因的。不管別人需不需要弄明白,起碼皇上自己是要明明白白的知道,這件事到底背後是誰動的手?